一位青海女作家眼中的“牧民省长”

06.09.2016  15:39

  青海新闻网讯 在省级领导岗位上任职22年,上千次深入农村牧区调研,为发展青海的畜牧业经济做出了贡献;

  30年如一日把基层的贫困农牧民请进家门,为他们免费提供食宿,解决生活困难,与基层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从政50年,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没有为一位亲属开过方便之门;

  退休后,带领大家在西宁南北山植树16年,为后代留下了一片片青山。

  他为草原而生、为青海大地而生、为人民而生。他是人民的公仆、道德的典范、时代的楷模,也是当下人求得庄严存在的一个象征。

  这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在青海的事迹,他的名字叫尕布龙。他一生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用自己的一生阐释了作为人的尊严、生命的价值,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坚守着以修身养性建立起来的道德的完美、独立的人格,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重并学习。

  “尕布龙是一位值得永远尊重和怀念的人。他一生朴实无华,纯朴得像一个牧民、一个农民工;他心地善良,用一颗透明的金子般敞亮的心,体味着百姓的疾苦和冷暖;他心灵纯洁,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可以让他低下高贵的头颅;他精神高洁,没有什么贪欲可以让他放弃作为人的尊严。他不炫耀、不摆谱、不说大话,甚至不愿意以身份、官衔自居;他细心观察、深入实践,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办事,为青海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安康呕心沥血;他热情豁达、宽厚仁慈,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着这个世界。”这是尕布龙——一名共产党员干部、一位“牧民省长”带给青海女作家辛茜的感受。辛茜认为,当下生活中,尕布龙,无疑是一个奇迹。于是,她用饱含深情的语言、真实的故事、细腻的描述,为我们讲述了青海高原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尕布龙,用文学的语言展现了这位蒙古族优秀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一生不同于寻常人的付出、幸福与美好。

  近日,辛茜的长篇报告文学集《尕布龙的高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辛茜说,尕布龙是一位值得永远尊重和怀念的人,希望文学的力量能够使他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惊人操守绵长流传。

  这部报告文学今年曾在《人民文学》选发,安徽作家徐义平曾以《不可复制的尕布龙》为题,对这部作品进行评论,认为“尕布龙创造了人间的奇迹,坚守着精神的高度。虽然他永远离开了,但他永远活着。他的事迹诠释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真正内涵。”

  60年代出生的辛茜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青年创作理论委员会委员、青海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青海散文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西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散文》《散文百家》《青海湖》等中省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评论、报告文学。出版作品《眼睛里的蓝》《茜草为红》《燧火的赠品》《我的青海湖》《一望成雪》。曾获青海省政府颁发的文学创作奖、第四届冰心散文奖、首届全国人文地理大赛特等奖、“人民文学”近作短评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