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花甲老人扎花灯迎元宵

03.03.2015  16:22
核心提示:     花灯是青海民间社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其寓意深远、色彩斑斓,深受群众喜爱。随着元宵佳节的临近,海东市互助县红崖子沟老幼村的民间传统花灯制作老艺人郭义生利用冬闲时间,开始了今年村社火队

  

  花灯是青海民间社火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其寓意深远、色彩斑斓,深受群众喜爱。随着元宵佳节的临近,海东市互助县红崖子沟老幼村的民间传统花灯制作老艺人郭义生利用冬闲时间,开始了今年村社火队中的使用的传统手工花灯制作。

  “看”来的手艺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郭义生老人的家。晾衣线上挂着的各种花灯将农家小院装的格外喜庆,羊灯、麦穗灯、萝卜灯、白鹤灯,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一位老者正坐在花灯前,给一只“白鹤”粘“羽毛”。通过了解得知,老人今年68岁,制作花灯已有30多年了。

  据老郭介绍,制作花灯是受爷爷的影响,爷爷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花灯艺人,从小看惯了爷爷制作花灯时的工序,加上自己对社火花灯有着浓厚的兴趣,才使他在制作花灯时显得游刃有余。

  说起自己第一次单独制作花灯时的情景,老人记忆犹新。30多年前,村里要舞社火,但是老一辈花灯制作人的离世,让出花灯成了社火队的一大难题,于是郭义生便主动请缨,将做花灯这项艰巨的任务接了下来。“社火中没有花灯,就缺了年味。”带着这种想法,郭义生便开始了自己第一次扎花灯。“毕竟是第一次,感觉相当困难,可是又答应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抱着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态度,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郭义生顶着种种困难,制作完成了社火队需要的所有花灯。花灯做好了,得到了村里人们的赞赏,也让村里的老艺术得到了传承。之后,郭义生便承担了村里舞社火时所用的花灯。

  花灯就是年味

  乡村的花灯,没有城里的好看,但一灯一纸都是亲手糊出来的,郭义生做花灯全是自己的手工活。“其实也没啥奥妙,就是根据自己想要的造型,先用铁丝搭好架子,再用彩纸糊好灯面,最后在里面放上手电筒。”郭义生说。不过,说来轻巧做来难,花灯要求稳定的架子和花边的剪切,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做出来的花灯会让人感觉特别粗糙。“与以前用竹条扎花灯相比,铁丝扎花灯不仅制作简单还方便耐用,只是觉得缺了点‘老’” ,老人告诉记者。

  由于老人对社火的喜爱,他在扎花灯的同时,还担任每次社火上的花灯设计。此外,他还会在社火中装上身子,将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大家。“花灯好不好看,要看怎么摆放,位置摆好了,效果就好,位置摆不好,再好看的花灯也变得没有味道”。郭义生说。

  在郭义生看来,每一个花灯都有一个寓意,比如,今年扎的一只羊、两个麦穗、两个菜瓜的寓意是羊年五谷丰登,而七只白鹤,暗指骑着白鹤,有吉祥、长寿、清静恬淡、高雅的寓意。

  老人最开心的时间是腊月,因为在这个时候他能够用自己的手艺为村里做一点贡献。而老人最期待的是村里每年都能够舞社火,因为在他看来,舞社火不仅能够增加村子的凝聚力,而且还能给村子增添一些年味。“到了元宵节晚上,我的这些花灯将是整个社火队中的亮点。”老人自豪的说。

  扎花灯是快乐的,郭义生老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从他灵巧的指尖上流淌出来的花灯,已成为村里人不可或缺的春节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