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伊朗制裁解除后狂买百架空客客机 欧洲兴奋

31.01.2016  11:40

  环球军事报道曾经横眉冷对,如今笑脸相迎。这句话成了欧洲对伊朗态度的最新写照。当地时间28日晚,伊朗总统鲁哈尼在法国结束他的欧洲“首秀”。留在他身后的,除了“忘记仇恨”“让双边关系进入新时代”的热情呼吁,还有一沓厚厚的支票——单是伊朗购买118架空客客机的合同就价值250亿美元。遭受西方制裁多年的伊朗对新装备的需求“如饥似渴”,经济低迷的欧洲对新市场迫不及待,一场“爆买狂欢”就这样一拍即合。本月早些时候西方针对伊朗核项目的制裁部分解除后,德黑兰马上受到重视,德国总理默克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朴槿惠等近来纷纷表示出访问意向。这种局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的机会又在哪里呢?

  “法国欢迎伊朗总统和他的支票簿

  “伊朗和法国欢呼崭新关系”,法新社29日以此为题称,伊朗总统鲁哈尼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周四共同庆祝双方建立“崭新关系”。访问法国的鲁哈尼与法方签署一系列协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伊朗将购买118架空客飞机。奥朗德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的关系今天开始进入新时代。”鲁哈尼说:“让我们忘记仇恨。我们已准备好翻过过去的一页,建立起崭新的关系。

  英国广播公司称,伊朗同空客签署一项250亿美元的协议,购买118架客机。这是西方国家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以来伊朗签署的最大订单之一。西方国家从1995年开始对伊朗实施禁运,禁止西方制造商向伊朗出口设备和零部件。伊朗的航空公司目前仅有140架飞机,平均已经使用了20年,其中许多需要退役。法新社称,伊朗和法国先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因为在制裁全面解除前还不能签订最终的飞机采购合同。空客首席执行官法布里斯·布利叶称:“对伊朗乘客来说,天空变明亮了。”此外,标致汽车与伊方达成为期5年、总值4.3亿美元的协议,并将由此重返伊朗市场。法国另一大收获是道达尔石油公司与伊方达成每天采购15万到20万桶原油的协议。法国建筑公司则将参与改造伊朗机场。

  “顾客就是国王”,德国《经济新闻报》29日称,伊朗总统1999年以来首次访问欧洲扮演的角色非同一般,伊朗不是求助者,而是大买家。这对于经济不景气的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和法国来说,是一场“及时雨”,甚至梵蒂冈也以笑脸迎接这位总统。对欧洲来说,现在的伊朗已经不再是核危机中的对头,而是渐渐回到经济合作的伙伴,这是一种双赢。访问法国之前,鲁哈尼与意大利也达成了价值约170亿美元的协议。

  相比欧洲舆论,美国媒体有些不是滋味。《纽约时报》称,近来欧洲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和俄罗斯经济不景气,给欧洲经济进一步平添压力。在此情况下,刚解除制裁的伊朗非常希望跟欧洲做生意,而欧洲则不管仍然存在的种种问题,急着冲向伊朗。伊朗开始了大购物,挥舞着支票和记着多年来买不到的商品购物清单。虽然欧洲对伊朗仍存芥蒂,伊朗仍在美国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但欧洲各国政府和企业明确表示,现在经济机遇大于人权、安全和政治关切。鲁哈尼在法国最神圣的场所之一巴黎荣军院受到国宾礼遇。法国总理瓦尔斯表示:“法国等着为伊朗服务。法国已准备好动员本国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庞大的资源为伊朗现代化做出贡献。”此前在意大利,当地为迎接鲁哈尼甚至把裸体雕塑遮盖起来。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称,制裁解除后,伊朗在欧洲启动“购物狂欢”。《今日美国报》报道的标题是“法国欢迎伊朗总统和他的支票簿”。

  欧亚热情,美国靠边站

  “欧洲寻找生意时,大多数美国公司只能靠边站了。”美国彭博社的报道说明了美欧心态不同的原因。文章称,伊核协议的落实尚不能修复1979年美国驻伊朗使馆被占领、数十名美国人质被扣444天所造成的两国关系裂痕。虽然伊朗核计划问题取得突破进展,但针对伊朗导弹计划以及所谓支持恐怖主义组织,美国对与伊朗的经济往来仍有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实际上,当年华盛顿要求制裁德黑兰时,一些欧洲国家并不是很情愿。意大利、法国和德国此前都是德黑兰重要的贸易伙伴。所以现在制裁刚部分解除,欧洲国家和伊朗很快接近。伊朗虽然长期遭受西方制裁,但与部分欧洲国家有认同感,比如比萨饼店和意大利餐馆在德黑兰大街上比比皆是,法语在上个世纪20年代曾是伊朗的第一外语,迄今为止,法语对波斯语的影响远远超过英语。伊朗人认为自己属于雅利安人的支脉,因此又与德国是“亲戚”。伊朗这个名称就是雅利安人的谐音。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日前确认,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将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

  不只是欧洲,亚洲国家也纷纷表示出加强与伊朗合作的强烈愿望。日本共同社24日报道称,日本政府日前开始为实现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伊朗展开研讨。日本追随美国也同样对伊朗施加了经济制裁,但是日本政府内部实际上对伊朗并没有敌对情绪,并且还出现很多反对追随美国制裁伊朗的声音。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发言人郑然国27日透露,韩国总统朴槿惠正在考虑访问伊朗,访问时间待定。

  彭博社29日描述了国际社会投资伊朗的热情:1月16日对伊朗的制裁解除以来,德黑兰国际机场说法语、英语、德语的人越来越多,酒店住满了资金经理和投资银行家,他们希望在这个经济总量达4060亿美元、拥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寻找财富。外界希望到伊朗寻找机会,伊朗同样也迫切希望借助制裁的解除实现快速追赶。《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在伊朗采访期间,遇到不少人都对下一步的发展寄予厚望。

  大门虽然打开,但对于欧洲来说,将来的过程未必一帆风顺,双方之间的一些问题并没有消除。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奥朗德在与鲁哈尼谈话后表示,双方谈到人权问题,也谈到在叙利亚等问题上的分歧。鲁哈尼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演讲时则对欧洲进行敲打,称伊朗几十年来收留了大量阿富汗难民,而欧洲过去一年来刚接收叙利亚难民就叫苦。彭博社称,欧洲人对跟伊朗做生意仍需保持谨慎,因为如果伊朗违反核协议,仍会重新遭到制裁;而且一些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威胁当选后撕毁奥巴马政府与伊朗达成的核协议。

  对中国有何影响?

  各方的加入对中国有何影响?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殷罡2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伊朗现在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没有一个单独的国家能够满足伊朗的需要,伊朗向全世界开放国门,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伊朗和法国等国签大单跟中国关系不大,中法直接竞争并不多。但是日本和德国就不同,在伊朗铁路、火力发电厂、机械类产品、汽车制造等领域,和中国都有竞争。在伊朗遭受制裁时期,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伊朗最大的制造业进口伙伴,但德国现在也有机会弥补过去失去的那部分市场。而日本此前放弃了一些在伊油气项目,现在也想恢复市场。中国需要看清这种竞争,而且竞争刚刚开始,同时还要有自信,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比如廉价的施工成本等。

  “随着欧洲汽车厂商纷纷重返伊朗,他们会发现来自中国的新竞争对手已经改变了伊朗国内的汽车产业格局。”彭博社29日称,中国厂商未受此前西方制裁的影响。美国汽车专业调查公司HIS预计,在奇瑞、力帆和江淮等厂商引领下,中国企业有望将自己在伊朗汽车市场的份额从2011年的1%提升至今年的9%。

  德国财经网29日称,由于西方制裁,欧洲在伊朗错失了许多机会。中国企业利用这些时间,赢得许多商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伊朗,也成为伊朗被解除制裁后第一位访问伊朗的外国领导人。对中国企业来说,进入伊朗不仅是为了石油,还有核电、电信、铁路等领域。当然,“一带一路”也将扮演关键性角色。

  “欧洲以及日、韩、印等国与伊朗发展关系,不会对中国在伊朗的经济地位构成冲击。”伊朗议会能源委员会主席马利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在伊朗的经济地位经过15年的锻造已经成型,中国企业和小商人更适应伊朗社会,更善于与伊朗人打交道,更具包容性,即使在某次生意上吃了亏,中国人的韧劲犹在。而欧美人就不一定了,欧盟与日、韩、印都有不少企业与伊朗打交道,他们成功概率不如中国企业高,而且往往进入伊朗几个来回就打道回府了。(本报驻伊朗、德国、日本、韩国特约记者 周戎 青木 李珍 王伟 本报记者 杨沙沙)

  (周戎 青木 李珍 王伟 ● 杨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