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发展迎来3.0 几代人难舍的情

21.12.2015  17:07
  未来网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巩帅)“等我儿子毕业了,还让他回农垦工作。这边青山绿水的,条件也比以前好了,在农垦干,舒心。”王刚说。

  王刚今年48岁,是黑龙江农垦总局某分局的一名基层干部。他的父亲是老农垦人,一辈子的青春热血奉献给这片黑土地,王刚子承父业,继续着农垦事业,算起来已有近三十年了。

  “可能这就是农垦精神吧。现在条件好了,外面的机会也很多,之所以不出去干还要留在农场里,是因为这里有我们的血脉,我们的家。很多老干部退休了也都住在垦区,没别的,因为他离不开。”王刚说。

  王刚的女儿今年22岁,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读书,将来就业的去向,他说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愿意出去工作,不拦着。

  但女儿认为,回到农场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既然上了农垦大学,学了更先进的技术,就应该回去。否则当初就选择别的专业了。

  与爷爷那辈人不一样,当初他们战天斗地,在暴风雪中打造了一个“新世界”。而今天,现代化技术让人力得到解放,工作条件也好得多,不用再受那份罪了。只是当下技术更新迭代很快,所谓的“新技术”用到现在也不够新了。“还想回农垦是因为我的家在那,还因为农垦想要发展,就离不开我们这代人。”

  从中央决定设立农垦区至今,大概经历了三代人,用如今时髦的词来说,农垦进入了3.0时期。

  (资料图)

   问爹问娘问夕阳天上有没有北大荒

  每一代人对农垦都有自己的理解,也都饱含深情。

  刘炳仁今年快八十了,在黑龙江农垦干了一辈子,他说,对那片黑土地有太深的感情。如今岁数大了,身边离不开人,跟随子女在北京生活。但他却不甘寂寞,总想着回到故乡,看看那些一起并肩战斗过的“老伙计”们。刘炳仁说,“看一眼少一眼喽。”

  “父亲总想回去看看,但年龄大了,经受不住旅途劳累了。那一辈的人对农垦的感情比我们深。”刘炳仁的女儿说。

  农垦的哪些对方最让您留恋?刘炳仁说,“那里的一切。”

  “包括开荒时期吗?”

  “包括”。

  所谓开荒,即最先到达垦区的一批人,换个说法可能更被人所熟知。不严格地说,黑龙江垦区还有另一个名字——北大荒。

  资料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王震将军奉党中央之命,先是率领铁道兵,后又指挥十万转业官兵挺进黑龙江荒原,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垦区的基础。

  近半个世纪以来,先后由14万转复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山东、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组成的垦荒大军,继承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刘炳仁就是垦荒大军中的一员。

  “那会儿冬天真冷啊!零下三十几度,刚到那里的时候没有什么取暖设施,刮风下雪非常难熬。但同志们的干劲足,大家就像亲兄弟,直到现在农垦还是有这股气质。”刘炳仁说。

  老一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黑龙江垦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当年北大荒精神的写照,而当下,也是对农垦精神的概括。今天,在北大荒集团的宣传牌上,还写着这十六个字。这一信条不仅印在了刘炳仁的心里,他们儿女,乃至孙辈,仍然记得。

  2015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

  推进改革,带领农垦走向新时代,仍然离不开农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在农垦分局工作的张成说,“北大荒精神和农垦精神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传承。这里到现在还保持着军人传统,很多好的习惯,好的作风就这样传下来了。”

   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

  提到农垦,青春是离不开的话题。

  刘炳仁那辈人把青春留在了黑龙江垦区,后辈们仍然前赴后继,为农垦建设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黑龙江省北部,有个以“共青”命名的农场,曾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题写的“共青农场”场名牌楼赫然矗立在农场最大的广场上。在中国青年志愿垦荒史上,这个农场曾留下最浓重的一笔。

  如今,共青农场正在努力整理历史资源,继承志愿垦荒精神,打造全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青农场现已作为黑龙江的“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吸引了大批青年前来接受爱国主义熏陶,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圣地”。

  奋斗不息的精神转化成实干的动力。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团委副书记唐浩曾表示,垦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快,对北大荒新一代的青年人来说,“北大荒精神”的内涵没变,但载体有变化。从前是战天斗地,和自然抗争;如今是创业成才,在市场上拼搏。

  兰翔,是农垦区羽翎蛋鸡养殖场的总经理。这个养殖场,他已经干了八年。八年里,养殖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逐渐扩大。眼下,养殖场占地13728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六栋场房,固定资产150万元,蛋鸡存栏40000只。他这个养殖场,每天生产鸡蛋1吨,每年产值500万元。

  “年轻人就是有想法”。认识兰翔的老一辈人都这么说。蛋鸡养殖的过程中,他不断加大养殖场的科技投入,十分注重管理和防疫,并引进先进设备。经过持续的改造升级,他的养殖场成了当地科技养殖的龙头。

  “农垦的发展前景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坚持下来。”王刚说。

  黑龙江生物科技学院的杜护华老师在畜牧兽医领域很有名望。垦区农场的防疫等诸多工作,都会请杜老师前去。他的学生很多都在农垦工作,有的已经是干部了。

  提起农垦,杜护华不停地赞叹:“那里机械化程度高,人际关系单纯,山美水美,是非常好的地方。”

  “农垦条件好,但不能算是高薪。学成之后他们甘愿回去工作,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在老辈身上有,年轻人身上也有。”杜护华说。

   美丽的松花江,波连波向前方川流不息流淌,夜夜进梦乡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是24年以来中央首次对农垦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意见》指出,农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锤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农垦改革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大型农业企业迅速成长,整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今天的农垦已经不是60年前的农垦。在黑龙江农垦分局工作的张成说,农垦的变化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变的。国家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农垦有了现在的成就也不稀奇。比如技术应用上。“农机具的创造改良以及大范围应用,让农垦‘如虎添翼’,别的地方可能还需要土地流转才能实现大面积连片耕种,在农垦地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条件得天独厚。”

  如今,农垦迎来了再次转型发展的契机。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介绍新时期农垦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

  杨绍品表示,《意见》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理论突破。提出农垦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新时期农垦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

  二是改革突破。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导向,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重点回答了垦区怎么改、农场怎么改,以及人员、资产和土地管理体制机制等怎么办的问题,但同时又结合农垦实际提出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管办分离、购买服务”等改革过渡路径。

  三是政策上有突破。提出要实现“一个同步实施、两个全面覆盖”,即各项规划要在农垦同步实施,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要在农垦全面覆盖。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提出要以财政性资金为先导设立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农垦土地管理方式,提出要管理好、保护好、利用好农垦国有土地,稳步推进农垦土地资产化和资本化。

  新一轮改革拉开大幕。等待农垦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谈到改革,王刚和张成都表示,自己的家,自己的工作都在农垦,希望这里越变越好。改革是改变不适应发展的地方,是让农垦再上一个台阶,所以一定会得到大家的支持。

  他们的子女年龄相仿,即将毕业。回到垦区,将成为改革的执行者和见证者。他们与爷辈、父辈不同,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的情况下,不用再受那种苦,但未来的挑战难度仍然很大,担子一点不比上几辈人轻。

  改革的事对年近八十的刘炳仁来说有些难懂,但他说,“只要是党和国家需要的,农垦人一定会坚决执行。几十年都是这个传统,农垦人有这股精神。”

  农垦精神历经几代人仍然熠熠生辉秘诀在哪?

  三代人给出了一样的答案:对农垦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