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箱敛财无量竟是上市公司谋利工具

18.12.2014  15:00
核心提示:据新华社电 当你在一些寺庙场所向功德箱内投钱的时候,你知道这些钱最后都去哪儿了吗?你是否能接受,很多“功德箱”,其实是旅游景区甚至上市公司攫取利润的工具?真相到底如何?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

据新华社电 当你在一些寺庙场所向功德箱内投钱的时候,你知道这些钱最后都去哪儿了吗?你是否能接受,很多“功德箱”,其实是旅游景区甚至上市公司攫取利润的工具?真相到底如何?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千年古刹潭柘寺,如今是国家4A级景区。各殿竟一共有70个功德箱,一种正面写着“功德箱”,一种正面写着“广种福田”,后者较旧。其中写着“功德箱”的箱子53个。

大雄宝殿内的一名僧人透露出了秘密:写着“广种福田”的功德箱是属于住寺僧团所有,而写着“功德箱”的全都属景区所有。也就是说,53个“功德箱”都属于景区,超过总数的七成,信众和游客若投钱到这些“功德箱”,最后都成了景区的收入!

景区包围寺院、借助宗教敛财的“功德箱经济”,在国内很多地方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譬如不少媒体曾报道,陕西某知名寺庙景区疯狂敛财,甚至给每一个功德箱都安排了创收指标。

根据北京京西风光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10年发出的一份上市公司公告《潭柘寺景区创5A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其中有4000多万元的“自筹资金”来自“功德箱、香烛灯及纪念品等”。

然而,对于寺庙等宗教场所的功德箱规范管理,尚无全国层面的统一规定,仅有一些地方性的探索。比如济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于2013年10月发出了《关于规范佛教活动场所功德箱设置的通告》,对全市获批准设的功德箱进行统一编号、制发标牌,并对社会公布。(记者罗争光 李德欣 战嘉琦 杨毅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