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十二五”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我省“撒拉族”和“土族”被国家纳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实施五年来,累计完成中央专项资金6121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36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7611万元。省级各部门也先后投入资金156280万元,用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扶持发展的整体合力,取得显著效果。
一、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安排项目资金26402万元,用于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行政村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26个村修建通村道路131.1公里;在85个村实施村道硬化项目,修建道路489.45公里;在35个村修建桥梁36座。有效解决了近8.28万名群众出行难问题。到2015年底,人口较少民族聚居329个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945个自然村道路得到硬化。
二、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有效加强和保护。安排项目资金3059万元,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5000亩农田土地进行平整,新建维修改造农业灌溉防渗渠系190.6里,修建防洪渠、防洪堤及防洪坝15.48公里,有效改善了耕地灌溉面积,加强和保护了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民生得到有效改善。投入4968万元,用于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对41个村的人饮管道进行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新建集水窖30座、蓄水池24座、饮水管道213.4公里,解决了18个村的人畜饮水困难,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4.27万名群众受益。对77个村村容村貌进行整治,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8.25万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受益。安排项目资金168万元,用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的治理、建设与保护。
四、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投入14476万元,引导当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黄河谷地建成“两椒一核”特色种植基地;利用黄河流域丰富水资源,在库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基地;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区苗木、中藏药材种植和牛羊育肥、“八眉猪”良种繁育、獭兔等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先后扶持20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带动1800多户群众脱贫致富。积极培育地方特色工业体系,提高工业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先后重点培育、扶持了伊佳、仙红、振荣等20个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博艺、龙树画苑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黄河石艺”、“撒拉族刺绣”、“土族盘绣”、“热贡唐卡工艺”等民族手工加工业,使特色工业规模逐年扩大。
五、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得到有效发展。安排项目资金9074万元,用于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新建教育基础设施2160㎡,配备教学及健身器材,解决了人口较少民族县民族中学120名教师办公电脑;新建卫生室580㎡,有效解决5个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在116个村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共11800㎡,在132个村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在133个村新建篮球场和体育健身场。
六、劳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安排项目资金301万元,大力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劳动技能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对5000多人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和餐饮、建筑、交通运输及特色手工工艺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人口较少民族劳动技能,促进了当地群众增产增收。
五年来,通过各部门共同努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日趋完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333个行政中心村通路率99%,通电率100%,通信息率98%,通广播电视率100%。279个村的适龄儿童接受学前一年教育,265个村有文化广场或体育健身活动场地,218个村有合格文化室和农家书屋,209个村有标准卫生室,31.51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万人参加了新型养老保险,333个村有村级办公场所,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