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闽南民俗续新篇 古老民间艺术盼传承
中新网泉州3月11日电 (廖静) 火鼎公手执橘木长烟管;火鼎婆手执大圆蒲扇;村姑身着襟衣和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一担用绳子扎系的木柴……11日,福建泉州鲤城区常泰街道上村苏夫人姑庙广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首届“对山风”民间艺术节暨苏夫人姑庙文艺汇演活动正在这里举行。传统闽南民俗和新流行节目同场亮相,老演员与新演员共同“逗乐”。
艺术节上汇集了火鼎公婆、拍胸舞、闽南童谣、宋江阵、香龙等闽南祖辈相传的数十个传统民俗,其中也不乏独轮表演、武术、越南舞蹈、印尼歌舞等“新鲜身影”。
泉州自古以来以多种文化融合而著称,还是著名侨乡,海外侨胞多达900多万。华塑社区当日带来了两场场印尼歌舞。据介绍,鲤城区华塑社区居民是生长在越南、印尼的华人,当年受到海外“排华”影响回到中国,并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带回来。当日的表演,演员们富有特色的着装、充满异域风情的舞姿,无不透露出浓浓的域外风情。
除了这些“新鲜”节目外,其中香龙表演是泉州最古老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香龙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龙,这是一只由蒋天声先生(泉州市非遗传承人)编扎的全身插满香的草龙。舞草龙取自传统,源于旧时农民们庆丰收,希望带来吉祥之意。
今年68岁的蒋天声是泉州地区唯一一个懂得扎香龙的人。他告诉记者,香龙上个世纪70年代失传,由于他长期舞龙,对龙的造型很了解,所以6年前他受政府委托,开始重新摸索,才扎出草龙来。如今他扎的草龙亮相于各种表演场面,还包括今年的猴年春晚泉州分会场。
但如今却没有年轻人愿意跟他学扎草龙,这让蒋天声很无奈。“这种老艺术,因为养不活人,所以没人学了。”但他还是期待,伴随香龙的芳名远播,这种局面能够有所改变,使扎草龙的技术不至于再度失传。另一项传统民间艺术——由108人组成“宋江阵”(又名刣狮)也面临同样的尴尬。
常泰街道锦田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傅端阳说,70年代末刣狮开始没落,如今懂得这项技艺的人年纪都已五六十岁,这次锦田社区重新招集老队员,重组舞狮队,夜夜训练。
泉州市常泰街道宣传委员张伟雄告诉记者,传统民俗不仅仅在于传承,而且还要懂得融合。如今举办艺术节,是给民间艺术一种展示的机会。该街道正着手将传统艺术引入中小学,成立扶持基金,让这些古老艺术传承发展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