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意志化的新德国

19.12.2015  19:32

2016年将会重新定义“德意志人”的内涵。

数百年以来,国家对于德国人而言是一个血缘概念,而非个人选择或出生地点。这种身份认同 渗入了德意志民族的语言——“德意志”一词的本义是“属于人民”,而“人民”在德语中的 民族意味比公民意味要浓厚得多,“人民”的形容词更是当年纳粹鼓吹种族论的符号。这足见血缘或民族之于德国人的重要性。

不过,2016年将会终结这一观念的存在。如今德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多数 移民来自欧盟内部,也有一些源自其他地区。发达国家中,德国接纳的难民人数首屈一指—— 单在2015年就达到了一百万,而2016年这个数字仍将居高不下。

这些来自叙利亚、阿富汗等地的新面孔使得拥有移民背景的人占据了这个国家人口的五分之一 ,其中包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土耳其、意大利和希腊等地进入西德的劳工及其后代,九十年 代大量的前南斯拉夫难民以及欧盟的波兰人、罗马尼亚人、比利时人等等。

正常情况下,移民人数达到此等规模势必引起当地人的焦虑。很多德国人都对穆斯林的出现感 到担忧:他们能接受性别平等、世俗价值等社会规范吗?身为犹太人的世仇,他们能理解德国 对以色列抱持的历史责任吗?

2016年,如何整合数量庞大的移民将是德国政治和社会面临的重大考验。德国社会的“欢迎文 化”盛行,多数民众都能理解难民的处境,以及难民对多元文化的贡献。如今德国最地道的街 边小吃当属土耳其烧烤和咖喱香肠,后者正是融合了德国本土香肠和异域调味香料的产物。下 层文化如此,上层文化也是如此。1990年德国队捧起大力神杯时还全部是德国本土球员,到了 2014年世界杯夺冠时,有两名球员生在波兰,队员名单里还出现了许多象征不同国家的姓氏: Ozil(土耳其)、Khedira(突尼斯)、Boateng(加纳)和Mustafi(阿尔巴尼亚)。

国家的统治者们非常清楚德国需要移民。德国的人口出生率过低,今天这些来寻求庇护的难民 明天就是养老和税收的主力军,这无疑有利于福利国家的运作。

德国距离变成移民国家仅剩下最后一个阻碍——政治。以默克尔为首、中间偏右的基督教民主 联盟及其巴伐利亚姊妹党、保守的基督教社会联盟,都在强调这样一个虚构的事实——德国没 有永久的移民,有的只是临时的居住者(如外来工人),这些人迟早都会离开德国。

这是现实的悲哀。2014年,德国通过了一项规定,允许外国夫妇在德国生下的孩子无限期享受 两个国籍的公民权。但除此之外,德国从未像其他发达国家那样出台系统的移民法律,有的只 是一些针对特殊情况的小修小补。

2016年德国将会通过一项类似的法律,因为即使是基督教民主联盟人士也不得不承认:德国已 经变成了一个移民国家——一个对移民来说充满希望和机会的国度,反之移民的到来也能为这 个老龄化社会注入新的活力。根据血缘确认的国家认同早已步入历史的尘埃,2016年德国将正 式宣告这一观念寿终正寝,并为此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