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旅游人气旺财气旺
青海新闻网讯 根据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3130.4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3%;实现旅游总收入347.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从数据可以看出,过去的2017年,来青海“看看”的人不断增长,我省旅游人气旺,财气更旺。
1青海进入热搜榜
每逢夏季,在网络上推荐的最美旅游地榜单中,青海总是全国网友评选的不得不去的旅游地之一。2017年,在新浪旅游发布的青海省旅游数据报告中,青海湖景区、茶卡盐湖景区、塔尔寺景区等十个景区上了全网热度排行榜,“青海旅游”也成了微博热搜关键词。
旅游搜索量增加反映出青海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从人气爆棚的青海湖、塔尔寺、祁连山草原、茶卡盐湖,到德令哈、柴达木盆地、黄河源,2017年全省各大景区都处在一片旅游热潮中。
2017年,茶卡盐湖景区年接待游客超过270万人次再创新高,前10个月海北藏族自治州实现旅游年收入25.83亿元,同比增长31%。青海湖景区游客数量同比增长逾七成。玛多县接待游客人数和收入同比增长均在40%以上。
2017年7月,在蚂蜂窝旅行网上发布的7月境内热门目的地中,青海湖、西宁分别进入境内热门目的地前一百名。其中,青海湖目的地热度达到去年以来最高峰,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达112.2% 。西宁市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达到64.5%。
2全域旅游描绘大美青海线路图
全域旅游的发展,让我省处处有美景,更为国内外游客描绘了大美青海线路图。到青海的游客一改往日的模式,更偏向于深度游青海。旅游+农业、旅游+互联网、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催生越来越多的旅游新业态。
2017年,我省按照“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全域旅游发展谋划,在加快青海湖等重点景区提档升级的同时,大力推进青海之窗文旅城、茶卡光影旅游小镇、龙羊峡风情小镇等一批产业融合新兴业态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区、贵德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
我省重点围绕三条景观廊道,开发了青海湖原生态观光体验、环湖自行车竞赛、中国最美草原祁连山观光体验、清清黄河水上生态体验与度假、河湟谷地乡村休闲、民族文化体验、唐蕃古道文化寻踪等自驾游产品,构建类型主题多样、特色鲜明的全域自驾游产品体系,推动自驾车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引领我省全域旅游发展。
3各类节会活动让旅游四季常青
夏秋季节,全省新老景区人气一路上涨。进入冬季,虽然温度越来越低,但我省各大景区内游客依然络绎不绝,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众多省内外游客。100项各类活动,催热冬春季旅游,提高旅游资源有效利用率。
2017年12月,在岗什卡雪山,一群来自南方的游客尽情地在雪地里嬉闹拍照。在同仁县,来自陕西的旅行团近距离感受着热贡文化……与持续下降的气温相比,这个冬天,青海的旅游依然生机勃勃。
工业旅游成为新潮流。入选国家工业旅游名录的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景区,依托青海互助青稞酒开发建设,建设有数字展馆、工业游仿古廊道、地下酒窖、天佑徳酒作坊、酒海体验中心、天佑德青稞酒体验店等游客接待设施,通过工业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了工业旅游产品带动工业的发展。茶卡盐湖作为老工业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盐湖文化展示体验地,旅游带动了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4旅游扶贫让百姓得实惠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的纳顿庄园,是以土族民俗风情旅游等为主的综合性园区。随着互助旅游景区积极与周边的南门峡镇、五十镇、西山乡、东和乡的贫困村联系,将各村菜籽油、土猪肉、无公害蔬菜等产品收购、包装、销售,既保证庄园产品的质量,也让贫困村群众增加了收益。
在卡阳景区、边麻沟花海景区、牙合村最美梯田等一批乡村,在全域旅游发展中走出了贫困,旅游发展成为青海全省众多乡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增长点。
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朵巴营村迎来最美季节,随着旅游项目的大力实施,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去年,朵巴营村引进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民俗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并吸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村里承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十余万人次,带动本村村民、贫困户设立售卖摊位,乡村旅游项目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2017年3月,我省下发《青海省加快提升旅游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行动。过去一年,全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打造茶卡、龙羊峡、东峡、拉加、俄堡等青海全省10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和名镇建设,深挖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全域旅游景区向乡村、由城市向农村广泛覆盖。
5旅游厕所为青海旅游加分
“在青海,处处都是美景,拍照都不需要加滤镜。”这是很多游客对青海的评价。游客不远千里来到心仪的景点,若是景区厕所不给力,游客的体验便会大打折扣。如今,到青海旅游的游客明显感觉到,不管是在青海各大景区还是乡间小道,“方便”已不再是难心事,越来越多整洁、干净、舒适的厕所给青海旅游挣足面子。
随着接待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加,对青海旅游厕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我省共安排投入专项资金3820万元用于新建和改造提升旅游厕所377座,含第三卫生间32座。涵盖A级景区、自驾车营地、乡村接待点、旅游集散地、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加油站、服务区、客运站、旅游交通沿线等,基本上解决了游客如厕难的问题。
青海湖景区对环湖现有的32座卫生间维修改造,配备了洗手液、手纸、烘干机等设备,其中新修的3座第三卫生间已于去年6月启用。第三卫生间内不仅配有扶手方便残疾人士使用,而且还为带孩子的游客配备婴儿床等设施。
西宁市连续两年每年配套380万元用于旅游厕所建设。海南藏族自治州对全州旅游厕所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厕所建设进度快、质量高,连续两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工作先进市”,互助县新建、改造第三卫生间7座。
玉树藏族自治州启动生态旅游厕所建设后,新建25座旅游生态公厕、水厕1座、旱厕23座。为让厕所修建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玉树厕所修建选用无污染生态防腐木环保型材质,让生态厕所落户重点生态旅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