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上的歌咏
编者的话:10月20日,第四辑《玉昆仑》和《青海青》文学丛书首发式在西宁举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玉昆仑》、《青海青》文学丛书是青海省作家协会实施的“青海省文学创作规划发展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工程。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丛书以其厚重的内涵和崭新的姿态,极大地丰富了青海作家作品库,提升了青海作家著作的形象定位。第四辑《玉昆仑》和《青海青》文学丛书各四本,它们分别是我省老作家朱奇的散文集《为了忘却的记忆》、程枫的散文集《我十岁那年》、王贵如的散文集《岁月不老》、高庆琪的散文集《往矣集》和中青年作家万玛才旦的小说集《死亡的颜色》、马非的诗集《青海湖——马非长诗选》、原上草的诗集《青藏诗旅》、茹孝宏的散文集《凤凰坐骑》。在此,本报“江河源”副刊特辟专版,分两期刊发第四辑《玉昆仑》和《青海青》文学丛书的序及后记,以飨读者。本期为《青海青》文学丛书专版,下期将推出《玉昆仑》文学丛书专版。
青海,史称“青海道”,是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通道,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悠久厚重的历史渊源,使这片梦幻般的土地成为中西方文化、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融地带,各民族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进入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而作为沿途西部五省份之一的“青海版块”也已蓄势待发——我们要努力把青海打造成新丝绸之路的战略基地和重要支点,使各民族群众在这高天古道上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新丝绸之路的崛起,给青海文学人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在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平台积极助力国家文化经济建设的同时,“大美青海”也迎来了文学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文学有其惊人的影响力,文学是经济“隐形的翅膀”。在《玉昆仑》和《青海青》中选编的青海文学人的作品中,无不融入了青海独特的人文历史、绚烂的民族风情、瑰丽的自然景观,这对宣传青海、发展青海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美青海”,大美无言亦须言!
青海虽地处“世界第三极”,但正因为与天离得最近,似乎也汲取到了最醇厚、最馥郁的“天地之灵气”,青海文学人怀抱着三江源,怀抱着青海湖,怀抱着玉树天堂……怀抱着天神赐予的钟灵毓秀,在贫瘠中创造着灿烂,在简朴中创造着辉煌。
沿着《玉昆仑》,沿着《青海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海文学发展的脉络。这两套丛书前三辑的出版,受到了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的欢迎,也收获了一致好评;而第四辑的出版,更彰显了青海文学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有力的搏动。文学,是历史的记录者,他把人类心灵深处的印痕清晰地拓印下来,而这些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印痕,为我们回顾过去、认识当下、展望未来提供了最为完整的影像。因此,《玉昆仑》和《青海青》这两套丛书不仅有其丰富的文学价值,为读者了解面对高天厚土呐喊的这群可爱的文学人的心灵之火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同时也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价值,积极助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道的发展。
这两套丛书的编纂已历时四年,项目的实施者青海省作家协会,作为繁荣文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所付出的心血是巨大的,但看到青海文学人日益精进的创作技法、饱满激昂的创作热情,以及推陈出新的精品力作,我们的心就像青海金黄的油菜花一样,满心满眼荡漾着幸福!
青海,古时即有“天河锁钥”“金城屏障”“西域之冲”“玉塞咽喉”等美称,辽阔的天际还隐约传来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今天,站在美轮美奂的日月山上的不仅有文成公主,更有对文学创作满怀赤诚的青海文学人,听——听他们发出的“新丝绸之路”上的歌咏……
《死亡的颜色》后记
每次将一些零散的东西结集出版,就是对自己过去某个时期的一次总结。
每个作家应该尽量写出自己独有的东西,而不是其他。
每次回头看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总是有一种亲切的陌生感,好像这些文字出自另一个人之手,自己就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这样的时候也是最能看清自己的时候。你能看到你内心的一些激情,你能看到你内心的一些真诚,你能看到你内心的一些脆弱,你能看到你为此付出的一些努力。
这些令你陌生或熟悉的东西就是你曾经努力的结晶,就是你内心真实的写照。
就像坦然面对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一样,坦然面对一切才是最为重要的。
其实,想说的话都在自己写下的文字当中。
作者简历:万玛才旦,藏族,1969年生于青海贵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导演协会会员。已出版藏文小说集《诱惑》《城市生活》,中文小说集《流浪歌手的梦》《嘛呢石,静静地敲》,翻译作品集《说不完的故事》《人生歌谣》,法文版小说集《雪》、日文版小说集《寻找智美更登》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捷克等文字译介到国外,获多种文学奖项。电影代表作有《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老狗》等,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美国布鲁克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多种奖项。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