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社李捷:我与青海的“三个故事两面之缘”

20.08.2015  09:11

   18日,《求是》杂志社邀请玉树杂多师生赴京参加“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启动。40名杂多师生开始了一次愉快的“三热爱”主题教育北京之旅。《求是》杂志社为什么选择青海玉树举办这次活动,背后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

  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与亲情有关。当年,李捷的妹妹在西安上学,与一名青海小伙子相恋。毕业时,面对着是回北京还是跟随男朋友一路向西的抉择,妹妹毅然选择了后者。妹妹的故事,让李捷记住了青海这个名字。

  第二个故事有关友情。2004年,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的李捷进入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班上有一名同学是青海人。2005年冬天,回到青海工作不久的同学不幸患病去世。同学情深,受其他同学们的委托,李捷第一次走进西宁,第一次感受青海。青海留给他的初印象是神秘。

  第三个故事彰显大爱。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牵动了所有国人的心。李捷盼着能再去一趟青海,去抚慰受伤的玉树。去年5月,成为《求是》杂志社社长的李捷,得知对口扶贫单位是玉树杂多县,他跑回家翻开地图,找到了杂多县的具体位置。他想,一定要找个时间去看看。

  今年6月11日,李捷第二次来到青海,第一次触摸玉树大地,心情非常激动。当他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鸟瞰玉树全貌时,他被震惊了。他感叹,只有伟大的祖国,只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玉树人民创造一个人间奇迹,缔造一个新玉树,让生活迈上一个新台阶。抚摸着专门修建的赛马场,李捷由衷地赞赏:青海的扶贫工作、灾后重建工作做得很扎实,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两面之缘

  在杂多县,打动李捷的不仅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一位满脸皱纹的老阿妈。老阿妈有个四岁的小孙女,是她唯一的支柱和希望。一提到小孙女,老阿妈浑浊的眼睛一下子变明亮了。李捷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他紧紧地抓着老阿妈的手。他说,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年老还是年少,老阿妈的梦想在小孙女身上。他知道,无论在哪里,无论何时,孩子永远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在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孩子们是那样害羞、腼腆,但一听“北京”两个字,孩子们的眼睛一瞬间就亮了。这让李捷看到了希望。扶贫首先要扶教,教育是扶贫的根本。他当时就想,教育扶贫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条件,带他们去看日夜向往的首都北京,让他们知道祖国有多么广大,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播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种子,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比多少说教都起作用。

  李捷决定,要带孩子们走出大山,从雪域高原走到祖国的中心,感受天地的广阔,树立远大的志向,成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