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搬新家,城里过新年

28.02.2018  08:43

  青海新闻网讯 从大山里搬进城市,从村里人变城里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山乡的村民正在经历一件大喜事——搬新家、住新房、过新年。

  近日,记者来到北山整乡易地扶贫搬迁史纳安置区,这里地处北山脚下,湟水河岸边,一排排清新简约的白色楼房被冬日的暖阳照耀的格外显眼,小区内,红白两色地砖铺设的人行道整洁平坦,每栋楼前,草坪、树木环绕,正中心的小广场内,摆设了各式健身器材……

  能住进这样一处依山傍水的城镇小区,对于世代生活在脑山地区的贫困农民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如今,这“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却真真实实地落在了他们“头上”。

  从山上搬到山下,从土坯房变成楼房……面对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过七旬的李起翔老人深深地感慨着:“我们的新家有80多平方米,不仅有暖气,一开水龙头,还能有热水,今年冬天可以享福了,真是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啊。”

  他的儿子李茂珍一边热情地给记者递过热乎乎的茶水,一边说:“我们家老老少少有6口人,虽然生活得也很快乐和睦,但以前住在那大山沟沟里,恶劣的居住环境确实让我们有劲没处使,一辈子除了干点农活,或是在周边打点零工,一家人费尽了力,也挣不了多少钱。我们外出务工了,心里还得惦记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如今好了,搬进了城里,对于我们这些‘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以随时去城区打工了,一天挣个百来块钱不成问题,我还想过完年去学个一技之长呢。”

  李起翔老人从农村到城市的嬗变仅仅是北山乡搬迁群众的一个缩影。随后记者走进罗家湾村搬迁群众张玉孝家,只见他的父母安逸地坐在客厅阳台的小床上晒太阳,刚参加完护林员培训的张玉孝正帮着妻子一起做家务,厨房一角摆放的大冰柜被塞的满满当当。张玉孝说,以前在农村老家,天气冷,肉放在外面就冻住了不变质,现在楼房里比较热,没有冰柜,这些肉存放不了几天。

  张玉孝一家是罗家湾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年过七旬的父亲多年前已经丧失听力,大女儿今年就要考大学了,还有一个患病的小儿子正在读小学,一家人仅靠着家里的十多亩土地生活。去年底,张玉孝一家不仅搬迁到了县城的安置区,乡政府还给他安排了护林员的岗位,这几天正在培训,过完年后就要上班了,每月能有一两千元的收入。张玉孝告诉记者,搬新家了,先热热闹闹过个城里人的年,春节后,他要在做好护林员的同时,抽空多干一点零活,为家里多补一点收入,让日子过的越来越好,早日脱贫。

  据北山乡党委书记范承栋介绍,去年,北山乡有七个村1455户4939人全部搬迁到了县城史纳、老城、川垣等片区安置,小区内统一实施了绿化、亮化、安防工程,配套建设了卫生室、农贸市场、休闲广场,实现了暖入户、气上楼、饮水达标和环卫保洁……一处处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管理有序、居住舒适的幸福家园成为了山区贫困群众的新家园,使他们一步踏入了现代化的城镇生活。

  易地搬迁,解困的意义远不止于逃离“困境”,而在于倍增发展的机会与可能。如何借助国家扶贫攻坚一揽子优惠政策,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等问题,使他们真正离开“困境”,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范承栋对记者说:“只有解决了经济收入来源,搬迁出的村民才能真正安心生活。‘移民’下山后,我们将积极争取省市产业扶持政策资金,帮助贫困群众解决部分就业岗位,保障基本工资;鼓励扶持发展种植、养殖业,集中流转土地,倾斜扶持政策,培养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吸纳富余劳动力,带动一部分群众就业;扶持培育一批就业服务组织和劳务输出经纪人,积极为搬迁群众就业牵线搭桥;支持群众自主开办食品、百货、餐饮、便民店等,鼓励和扶持群众从事物流运输等,使村民们逐步走上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的道路。”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中午时分,院子里响起了阵阵锣鼓声。

  “你听,我们小区新组建的社火队马上就要表演了,今年真是一个喜庆年啊!”范承栋激动地说。

基层代表心怀感恩上“两会”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陈郁 报道)“党的精准Qhnews.Com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