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两年三胎”:海北畜牧业新篇章

07.11.2014  11:25

  海北藏族自治州为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目标,探索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模式,规范藏系母羊的养殖技术。2012年5月,海北州首次提出“两年三胎”这一具有现代畜牧业战略意义的藏系绵羊科学养殖试验推广项目,如今,海北藏系母羊“两年三胎”试验推广项目获得成功。

  2012年7月5日,藏系绵羊“两年三胎”实验项目正式启动实施,并在海北州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点,选择10户基础条件好、懂经营善管理的牧户,组织适龄经产母羊10群2000只,开展藏系母羊科学养殖试验示范。其间,10群藏系母羊已齐刷刷产出了第三胎羔羊,从而改变了传统畜牧业“一年一胎”的生产模式,创新了藏系母羊繁殖的实践和理论,使传统养畜方式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两年的分段实施中,三胎藏系母羊共产羔羊5666只,成活5590只,羔羊繁活率达96.4%,比传统养殖86%繁活率提高10个百分点。

  据海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介绍,2012年,海北州筹措财政专项资金286万元利用藏系绵羊高效养殖配套技术推广“两年三胎”这一项目。藏系羊“两年三胎”养殖效益巨大,两年多繁活了2340只羔羊,从第一、二胎羔羊的繁活和出栏情况分析,全州10户示范户共出售第一、二胎羔羊3857只,纯收入达129.6万元,户均净增收为12.96万元。第三胎羔羊6月龄预计平均出售价格可达950元,比传统养殖的同龄羔羊高450元,户均可增收2.92万元;三胎合计纯入可达到158.8万元,每户可增收15.88万元。

  据专业技术人员介绍,藏系母羊“两年三胎”结合当地草地生产力的水平,对草地放牧藏系母羊不同生理阶段进行营养调控,以母羊妊娠后期、哺育期补饲,羔羊两个月断奶、6个月出栏的半舍饲养殖,缩短藏系母羊繁殖间隔等技术为核心,达到了两年产三胎的目的。

  “两年三胎”技术以转变生产藏系母羊放牧方式、保护草地生态为切入点,通过不同阶段的合理补饲,充分挖掘了藏羊生产潜能,提高了羔羊以及母畜的生产性能,大大缩短了母羊和羔羊在天然草场的采食时间,母羊日均采食时间缩短了3至4个小时,羔羊6个月出栏,缩短了4至6个月的放牧时间,共可节省30%至40%的草场,使天然草场植被得到保护。据测算每户200只母羊可节约草场500亩至800亩,大大减轻了天然草场的载畜量,有效保护了草地生态环境,开拓了既增加牧民收入,又保护草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

  通过藏系母羊“两年三胎”项目的推广,海北州群众经过算、看、比,真正尝到了实施藏系母羊“两年三胎”的甜头,从而带动了周边群众参与实施藏系母羊“两年三胎”的积极性,为发展海北羔羊产业奠定了基础。这一独创成果,进一步挖掘了藏羊潜力,为高寒草地现代畜牧业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成为我省转变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新方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又讯(记者马智尧)近日,来自青、甘两省科研推广及相关部门的专家对海北藏族自治州高寒牧区藏系母羊“两年三胎”高效养殖项目进行了评估验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专家组一行先后前往门源回族自治县苏吉滩乡药草梁村、祁连县默勒镇扎沙村、刚察县哈尔盖镇公贡麻村和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日秀村等7个示范点。通过实地查看、测定试验羊群、查阅档案资料、听取汇报、答疑等方式,验收“两年三胎”试验项目。

  据了解,“两年三胎”项目的实施以藏系母羊营养调控、羔羊适时断奶及早期补饲、疫病防治等饲养技术为核心,缩短了藏系母羊繁殖间隔,实现了藏系母羊在放牧加补饲条件下两年产三胎的目标。项目实施两年来共收入508.7万元,净增收入133.2万元,项目户户均年增收6.66万元。(马智尧)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