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党旗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
当所有的藜麦全部收获完毕,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安康村的村民代存忠站在地旁盘算着今年的收入,“今年的雨水虽然影响了收成,但还是能赚十几万。”从多年的贫困户变成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代存忠只花了两年时间。
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海西州委州政府就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州的“一号工程”,目前,海西州已实现1679户4633名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11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实现了全域整体脱贫,海西州的脱贫攻坚工作能走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列,离不开党建的引领。
加强思想引导,激发脱贫动力
想要摘掉贫困帽,先要立下脱贫志。海西州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通过走村入户宣讲以及远程教育平台、党员微信、手机短信等宣传手段,积极向脱贫户和边缘户宣传党和政府有关扶贫的政策措施。
通过开展互助式、情景式、体验式、案例式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依赖心理,树立“主体地位”观念,在思想上充分激发困难群众的致富愿望,鼓励群众依靠惠民政策和富民产业,自力更生、科学致富。
乌兰县柯柯镇东沙沟村村民祁登九曾是村里有名的“懒汉”,尽管家中有一位老母亲需要赡养,但他一年到头不是在墙根晒太阳,就是在喝酒、打牌。村党支部书记谭生福说:“过去村里人外出打工会被别人看不起,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要想摆脱贫困,必须先思想脱贫’。”
谭生福和村干部一边入户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鼓励大家外出务工经商,一边与联点企业沟通为村民联系工作,为了解决大家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村里还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集中托养村里的老人和残疾人。
“如今,村里没有一个闲置的劳动力,不外出打工才会被人看不起。”谭生福说,思想上发生了转变,外出打了几年工,祁登九不但攒钱买了车,还戒掉了喝酒、打牌的毛病,现在光靠跑车每年就能增收七八千元。
海西州大力推进关爱帮扶全覆盖,从创业、就业、生活、心理等方面对脱贫户和边缘户开展关心关爱和有效服务,并以褒奖正面典型、评议家风家教等形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贫困群众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让他们在相互帮扶中协力奋进。
“儿子从小就因为癫痫退学在家,本来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2012年,我又在放羊时不慎跌落成了高位截瘫,为了治病家里欠下了很多外债。”乌兰县柯柯镇西沙沟村村民王守贵回忆说,“当时家里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每一天的日子都很黑暗,我甚至一度想到了死”。
2015年,王守贵家成为了精准扶贫户后,前任村支书蔡生明、村委会主任包永军和第一书记李小军就成了他家的常客,每次来除了为他开导谈心,也宣传了不少扶贫政策。通过精准施策,村里为王守贵和他的儿子申请了医疗救助,又为他考上大学的女儿解决了学费问题,还为他的妻子找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看着家里从困境中慢慢缓了过来,我发现妻子脸上也恢复了往日的笑容。脱贫不能光靠政府,我虽然残疾了,但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自己也要努力。”在双帮对象的帮助下,王守贵买了一台小打印机,只要天气好,他每天都会推着轮椅到街上洗印照片。靠着一家人的努力, 2017年,王守贵家的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5067元,10万元的外债也都基本还清。
干部扎根一线,凝聚脱贫合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广大党员干部是脱贫攻坚战的火车头,海西为推动干部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集结下了一番功夫。
海西州规定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一般应干满2年,每年驻村不少于200个工作日,到期后要接着派,保持工作连续性,脱贫后继续留任1年,以做好巩固提高工作。并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主战场,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定向选拔。
“不把村里的黄牛养殖规模发展到1000头,我决不走。”今年是余承潮来到都兰县宗加镇布拉村的第三个年头,2015年他被州政府办公室派驻到了这个重点贫困村,今年任期已满,他又主动申请留任第一书记。
布拉村是位于宗加镇东北137公里的一个蒙古族牧业村,产业以牧羊为主,受自然条件制约,村里的草场沙化、盐碱化严重。刚到布拉村时,余承潮设想能不能通过劳务输出来帮村子脱贫,但当他花了3个月时间走访全村53户牧民后发现,因为语言和习俗的差异,村民最远只去过都兰县城,并且村里缺乏青壮劳力,劳务输出的路子根本走不通。
几经考察,余承潮把目光投向了陶尔根柴达木黄牛养殖,“比起养羊,黄牛经济效益更好,对草场的破坏也更小,而且布拉村的芦苇草也更适合喂牛。”召集村里的党员开会后,大家统一了思想,制定了8年养殖1000头黄牛的规划,第一年,余承潮将村里产业资金买来的175头黄牛分给各家,然后村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村民们按照黄牛、草场和劳力入股。
2016年,靠着黄牛养殖布拉村退出了贫困村,村子进入了脱贫巩固期,“不达目标,决不收兵。”余承潮说:“今年村里养殖的黄牛达到了425头,照着这个势头稳步发展,赶在2020年前就能达到1000头的目标。”
今年,为使新一轮驻村干部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海西州县两级分别组织举办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岗前培训班,科学设置培训课程,通过上好政治课,确保方向不偏;上好纪律课,确保作风过硬;上好政策课,提升基本能力;上好服务课,厚植为民情怀;上好发展课,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升新一轮驻村干部的履新能力,为接好接力棒,跑好新征程奠定了基础。
发展集体经济,强化脱贫支撑
住进了168平方米的二层别墅,都兰县宗加镇哈西娃村的吴义一家喜笑颜开。10月27日,41户哈西娃人搬进了村集体投资3000万元的别墅,包括里面的电视机、电视柜、茶几、沙发还有大床都没花一分钱,不仅如此,未来的水、电、暖也都是免费的,可在大约10年前,哈西娃人住的还都是草泥房,这个可喜变化归功于这几年村集体经济的壮大。
2008年,由党员先行先试,哈西娃村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村民将牛羊折价入股,集中由部分牧户放牧,从草原上解放的劳动力全部投入到了枸杞种植,枸杞产业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十年间,哈西娃人一手握着牧鞭,一手拿着铁锨,从年人均收入从不足2000元,发展到了2017年的3.98万元,村集体经济也从负债2万元达到了350万元。村集体经济富了,村民们得到的实惠也更多了,如今村里为全村村民缴纳养老医疗保险,还为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6000元的补助,本村的大学生每年还可得到4000元的补助。
海西州把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作为巩固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率先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保障和强力支撑,同步规划、同向推进,通过村集体经济带动引领,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制定出台的《全州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工作方案》,立足海西行政村总量少、城市化率高、企业较多的实际,制定“一年清零、两年提质、三年做强”的清零工程总目标,并量化“达标线”,计划年内率先在全省成功实现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
清零工程共明确启动资金2.5亿元,全州295个行政村全部落实60万元以上的村级产业发展资金。并督促各地区进一步加大对援青帮扶、旅游发展等各类资金的整合力度,设立县级“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确保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的持续投入。
同时,海西还制定下发《海西州联企兴村“1+1”行动方案》,动员223家驻州央企、省企、民企与295个村建立联企兴村发展集体经济的1+1长期帮扶关系,引导每一家企业带资金、技术入村进驻。
今年,海西全州295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2995万元,比去年增加797万元,其中, 225个非“空壳村”村均增收1.9万元,70个“空壳村”村均增收5.2万元,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带动了群众致富和贫困户脱贫,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从“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
【短评】强化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核心,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脱贫。
要注重思想引导。思想脱贫和精神脱贫是精准脱贫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既送温暖关怀,更送志气信心,通过“软扶贫”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凝聚脱贫共识。要深入开展“治心扶志感恩”教育,注重发挥能人引领、反哺互动、集聚扩张、观念引领、形象提升、精神传承六大效应,让脱贫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要注重选优育强。群众富不富,党员干部是关键。要紧盯关键少数,坚持党群部门到软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涉农部门到专业村的思路,选准用好第一书记。要紧盯关键力量,实施领导联点、干部挂职、支部建设、能人兴村、党员创业五大工程,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要紧盯普遍多数,开展党员扶贫服务日、扶贫志愿服务等活动,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要注重发展产业。发展产业是打牢执政根基的“牛鼻子”工程。要探索互促型、融入型、帮带型、产业型、细胞型组织设置,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到脱贫攻坚战场在哪里、产业就发展到哪里,人民群众在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始终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