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畜牧业:扭住循环奔多赢

23.10.2016  04:07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青海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广袤的草原是生态区位的关键点,草原的生态状况决定着青海生态环境的状况。如何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从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角度出发,挖掘增产潜力,提高耕地、草原利用率和产出率,以农支牧、以牧促农,是实现农牧业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重要抓手。

   循环畜牧业发展迈出可喜步伐

  近年来,我省各地围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聚力草业发展、种养结构调整,将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等农牧业废弃物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在循环畜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目前,全省各地农牧结合、草畜联动发展势头强劲,并在循环畜牧业发展上趟出一条成熟的路子。最为突出的是饲草料产业综合发展、循环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步伐和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明显加快。

  牧业发展,草是基础。近几年,我省紧紧抓住东部农区种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贫瘠地、弃耕地和撂荒地大力推广饲草种植,进行饲草基地建设,配套开展设施饲养,建立养殖场和养殖基地小循环,尤其从去年开始,在3县进行粮改饲试点、6个县开展草牧业试点,群众积极性高涨。

  据草原部门统计,今年全省人工草地建设面积达到52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21万公顷,年产鲜草42.46亿公斤(理论上可饲养290万个羊单位),培育饲料加工企业50家,年生产饲料46.6万吨,培育饲草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饲草15万吨。建成青贮窖134万立方米,青贮饲料44.25万吨。实现了饲草种植基地化、订单化、市场化、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链明显延长、饲草品牌效益初显,带动了牧业增产、牧民增收。

  发展循环农牧业,关键在培育一批有带动力、产业融合、集成发展的种养合作社。近几年,我省农区以规模养殖场为抓手,围绕“促规模、促标准、促循环”,全力推进农牧结合循环畜牧业模式为主的标准化规模养殖。

  目前,省级认定规模养殖场达到1228家,全省适度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规模养殖场供给的肉、奶、禽蛋产量占到全省的22.8%、23.9%、68.9%;牧区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为主的循环畜牧业,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961个,涉及牧户达11.5万户、牲畜1015万头只,66.9%的草场集约经营,推动了集约资源、循环发展。

  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以草定畜、种草养畜、以畜带草,初步基本形成并推广应用了“牧草生产—饲草料加工—牲畜养殖—畜粪处理与有机肥生产—牧草(粮食)生产”的草畜联动、高效循环畜牧业发展模式,畜牧业循环之路渐次成熟。

  目前,全省引进7家有机肥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31万吨,建立了规模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并率先在全国研发了牛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约有300家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了粪污污染物处理设备,1100多家建有粪污发酵处理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比例达到60%以上。

   全力推进循环畜牧业发展

  就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循环畜牧业现场观摩会提出,以东部农业区、环湖地区、柴达木地区为主,在草产业综合加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废旧农膜等重点领域,积极争取国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发展试点项目、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项目,组织实施一些示范工程和项目,推动循环畜牧业发展。

  草产业是引领循环畜牧业的基础工程。如何大力扶持饲草产业,延伸饲草产业链,鼓励饲草深加工,激励饲草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打造,培育壮大一批高起点、有规模、带动力强的饲草料生产加工企业。关键是抓好天然牧草利用、人工种草、饲草产品生产与供给和秸秆资源利用。

  据省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全省将争取扶持和培育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30家、种草专业合作社800个、饲草料种植和养殖大户1万户。在实施草原补奖政策,强化管理的同时,以草定畜,科学利用,为生产绿色畜产品提供物质保障。

  同时,支持适宜地区利用圈窝子、低产田、退耕地等,扩面提规模,建设“高效、集约、持续”的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牧草制繁种基地。争取到2020年,全省农区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10万公顷以上,全省人工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57万公顷。

  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养殖场建设与农田建设相结合,合理布局畜禽规模养殖场,重点要草畜联动,淘汰低产田,扩大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进一步优化粮油、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结构,以农促牧、以牧促农,培育构建“种植业—秸秆—畜禽养殖—粪污—有机加工还田”等循环利用模式,建立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利用农区丰富的光热资源、耕地资源,为牧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减少对牧区天然草场的过度利用,以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为载体,以股份制改造、舍饲半舍饲养殖,提升生态畜牧业发展能力。采取牧繁农育、西繁东育,促进农区、牧区互补,循环发展,构建农牧区循环发展产业链。

  以现有牛羊肉、乳制品、饲草料加工企业为重点,推进高端畜产品加工,支持集成养殖及深加工、精加工,推进种植、养殖、加工、生物质能、休闲旅游等循环链接,走跨行业、跨产业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路子,构建一二三产复合型循环产业链。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中的工作。

  目前,畜禽养殖粪污已成为危及产业发展和产品安全的瓶颈。要推进清洁养殖,必须推动规模养殖场率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利用,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精准饲料配方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粪污产生量。

  同时,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做到病死害畜100%无害化处理。并引进建设区域性有机肥加工厂,集中收购、加工县域内规模养殖场、户生产中产生的粪污污染物,促进畜牧业种养和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复合循环。争取到2020年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和污染排污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达到70%以上。(  罗连军)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