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牧厅】青南牧区:生态畜牧业生机勃勃

17.09.2014  11:55

  8月初的果洛草原,绿草如茵,宛若仙境。蒙蒙细雨中,青南地区生态畜牧业推进会现场观摩团一行,来到达日县窝赛乡直却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观摩牦奶牛养殖。放牧点上的一群群牦牛,毛色鲜亮,膘肥体壮,悠然地在草地上踱步、觅食。在畜产品加工销售点,美味的风干牛羊肉和乳制品引得人们赞不绝口。

  直却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10年,现辖三个牧业合作社,217户牧户中入社122户,入社率达到56.2%,实现畜牧业经济总收入423万元。窝赛乡负责人介绍,合作社采用股份制经营模式,股东入股以草场入股和牲畜入股两种方式,每个股都保底分红。合作社自组建以来,紧紧抓住国家、省、州、县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对口帮扶等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整合涉农、涉牧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生态畜牧业项目最大效益化,加快了生态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牧民组织化程度,确保了牧民持续增收。

  直却村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成就,只是我省青南牧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青南牧区,能够处处感受到生态畜牧业发展焕发的勃勃生机。

  甘德县下贡麻乡俄尔金村、折合血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牦奶牛养殖产业,利用资源优势,依托项目资金,形成“龙头企业+股份制合作社或合作社+牧户”的经营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玛沁县大武乡哈隆村,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了4个牧业经营联合体,以股份制的方式,建成养殖规模达800头的牦奶牛养殖基地,促进了农牧民分工分业,拓展了增收渠道,改善了生态环境;曲麻莱县叶格乡红旗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采取自愿联户和入股形式,以合作社为依托,加大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厂房,开发了本地特色产品,人均收入达4890元,实现了人、草、畜和谐发展……

  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从2008年开始,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在全国牧区率先探索、创新并实践了“股份制”、“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等在牧区基本政策不变基础上进行的牧业资源优化重组的新机制,在全国牧区率先创新并实践了“培植产业一转移牧民一核减牲畜一保护草场”的草原生态保护新机制……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了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从最初的7个纯牧业村合作社试点,到全省883个纯牧业村全覆盖,再到目前961个村、11.5万牧户从中受益,牧户入社率达72.5%,牲畜集约率达67.8%,草场集约率达到66.9%,加快了牧区分散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一大批立足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二、三产业得到兴建,实现了牧民多渠道增收;全省已完成减畜570万羊单位,天然草场产草量每亩比2011年提高12.19%。

  而草原面积2.89亿亩、占全省总面积52.8%,牲畜存栏565.7万头(只)、占全省牲畜总量近30%的青南三州,无论是生态地位、草地地位,还是牲畜数量,在全省生态畜牧业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历经6年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今年6月,农业部正式批复在我省设立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这不仅标志着我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已上升到农业部试验区层面,也为我省建设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政策机遇。目前,全省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关键点上。而进一步提升生态畜牧业建设,重点在青南,难点也在青南。青南三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面对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牧民接受程度有限等困难,主动作为,知难而上,针对关键问题,抓典型,求突破,宣传动员到位,以点带面推进建设,从根本上激发出农牧民变革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按照生态畜牧业建设“三步走”战略,从最初一个村的试点,到目前全州185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建立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实现了纯牧业村全覆盖,并形成以松散的“联户制”为主体、“大户制”和“代牧制”为补充的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去年起,果洛州利用援建资金,采取项目整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合作社能力提升示范创建,通过“种养加”有机结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州入社率达到45.6%,整合草场3351.8万亩,整合牲畜53.59万(头)只;玉树藏族自治州通过整合资源、农口项目和省、州、县三级资金扶持,做大做优做强全州生态畜牧业示范社。示范社通过一年的营运,带动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入社人数达到了60%以上。示范社通过建设养畜、科学养畜,转变了生产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促进了生态畜牧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黄南藏族自治州,突出地理及资源优势,以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以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坚持分流牧业人口与减畜相结合,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截止2013年底,全州共组建生态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133家,入社率达80%,申报推荐省级生态畜牧业合作示范社29个,确立州县两级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示范社18家,初步形成了股份制、大户经营制、联户制、代牧制等多种发展模式,成为引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畜牧业是青南牧区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广大牧区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粗放,牧业资源转化率低,随着人口的增长,牲畜数量剧增,草畜矛盾突出。通过近几年生态畜牧业的推进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态逐步形成,特色畜牧业稳步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效益初步显现,牧区生态效益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为生态、生产、生活可持续的畜牧业建设夯实了基础。”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说。

  记者从省农牧厅畜牧处获悉,我省建设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将采取“三步走”发展战略,2010年至2012年为探索推进阶段,2013年至2015年为提高完善阶段,以大力开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能力提升建设为核心,推进草场规范合理流转、牲畜高效合理生产经营,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2015年至2020年为巩固发展阶段,将在牧区建立起以合作社为主体,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标志的草地生态畜牧业新型生产经营模式,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王玉娟)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