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前行 三江源生态保护取得成效

14.09.2016  00:36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自2005年启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省各地各部门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全面完成这次总体验收任务,为国家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截至目前,一期工程3大类22项工程项目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共完成投资85.4亿元,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通过10年不懈努力,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水源涵养功能逐步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一个和谐、绿色、健康的三江源正向我们走来。

    玉树州

◆成效: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项目实施以来,共实施退牧还草、生态移民、湿地保护、封山育林、黑土滩治理等16个子项目,累计完成工程投资36.08亿元,占全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规划总投资的48.1%,项目均通过省州联合验收。通过一期项目的实施,玉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初步得到遏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有所改善,受益人口约23万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做法: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视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各行业部门各司其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行州、县、乡三级联动机制,采取一年一核奖惩措施,重点对项目建设户核查减畜禁牧、以草定畜情况,健全项目档案,工程资金封闭运行,实现保护与补偿、监管与兑现相结合的工作目标。

    海南州

◆成效:一期工程涉及兴海、同德两县,完成投资7.99亿元,实施生态移民、小城镇配套设施、能源建设、科技培训、建设养畜、鼠害防治、草原防火、黑土滩治理、退牧还草、封山育林等15类,项目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环境呈现恢复迹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做法:坚持把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州与县、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管理责任,明确任务分工,形成州、县、乡、村四级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新格局,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省生态办公室

◆成效:省、州、县成立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区各级领导实行县、乡、村、户分级承包责任制。为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制定出台工程管理、监理、验收等8个管理办法和细则,促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协调推进。同时,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关,强化科技支撑、落实惠民政策、开展生态补偿的基础上,加大宣传教育,通过互联网渠道,多层面、多渠道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宣传,使三江源工程在国内外深入人心,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可。

◆做法:省三江源办坚持科学规划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保护工作;坚持先行先试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率先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坚持加大保护与加快发展相结合,实现科学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统一;坚持政府引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众在保护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充分把握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坚持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保障相结合,形成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有效合力;坚持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夯实生态保护的群众基础,推进三江源地区民族团结事业。

    农牧厅

◆成效:根据一期规划,总投资47.19亿元涉及退牧还草、黑土滩综合治理、建设养畜、鼠害防治、草原防火5个农牧子项目。规划实施以来,省农牧厅高度重视,举全厅之力抓落实,全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农牧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共完成投资47.62亿元。

◆做法:组建项目管理专门机构,调整优化人员配置,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同农牧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专题研究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照八个管理办法和细则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等各项管理制度。搞好顶层设计,将各项工程落实到具体牧户、草场,为全面实施各年度建设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林业厅

◆成效: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成效初显。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三江源保护区内林地面积逐步扩大,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6.09%提高到2012年的6.99%;荒漠和草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据调查,工程实施的16个县沙化面积比2004年净减少4.56万公顷;生物多样性得以很好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做法:把三江源工程林业项目纳入全省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抽调7名专业技术人员,设立三江源工程林业项目办公室,专门负责三江源林业项目。同时,实行严格的亮牌制度,对项目实施中存在未完成任务、质量差、资金管理不严格等问题,视情节轻重亮牌,并根据亮牌制度减少或停止被亮牌县的林业项目投资。

    水利厅

◆成效:到2013年底,累计投资4.11亿元,目前,各水利项目已交付使用并发挥效益。项目的实施,改善三江源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通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的饮用水;通过提高产草量,凸显经济和生态效益;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通过完善监测体系,提高水文监测能力。

◆做法:加大资金筹措,保障工程建设,累计投入4.11亿元,是该地区近年来水利投入力度最大的时期。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建设管理,先后制定相关条例,加强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完善管理机制,保障工程安全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财政厅

◆成效:一期工程规划总投资75.07亿元,共统筹投入资金85.39亿元,超计划完成资金筹措和工程投资任务。通过保证资金投入、紧盯项目实施及落实财政政策,项目区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封山育林、黑土滩治理等22项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做法:统筹财力,向国家部委跟进汇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统筹省州县三级财政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为确保项目在黄金施工期按期开工,在国家投资尚未下达情况下,连续三年共垫资8.58亿元。保障资金合理规范使用,严禁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并实施奖补机制,保障生态移民生产生活。

    省发改委

◆成效:按照区域功能定位进行分类指导,对应省上脱贫攻坚“1+8+10”政策,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建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等制度,推动形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项目验收过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围。建立健全生态管护考核激励机制,提升管护成效。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畅通社会资本渠道。

◆做法:着眼大局、立足省情,把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作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三区”建设的主要内容,高位统领,统筹协调,全面推进。结合三江源实际,着力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做好试验区建设相关工作、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农牧民培训和自身队伍建设、大力营造生态保护舆论氛围,确保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顺利推进。

    果洛州

◆成效: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中,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封山育林、鼠害防治、建设养畜、退牧还草、黑土滩治理共16个。截至2013年,累计完成国家投资23.8亿元,完成率达100%,其中,沙漠化土地防治、封山育林等一批生态项目的相继实施,增绿效果明显。另外,实施的建设养畜、生态移民项目,使农牧民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做法:将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政府一把手工程,每年及时召开三江源工作会议,确保年度目标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同时,建立项目分析月通报会制度,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分析、限时督办,对年度重点工程和难点工程实行挂牌督办和现场蹲点督办,确保工程资金始终处于高效运行。

    黄南州

◆成效:通过一期工程的实施,项目区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10%,高寒草地植被覆盖度达到71.8%,严重退化草地植被覆盖度达到70%以上,林区植被覆盖度增加3.35%;水源涵养能力与2005年相比水资源量增幅达20%以上。同时,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收入明显提高。

◆做法: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一把手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任务和廉政责任书。着眼于农牧民增收,把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农牧民技能培训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拓宽生态移民群众的就业渠道。

    格尔木

◆成效:一期项目涉及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128户生态搬迁户、194户以草定畜户。依据一期规划,先后实施生态移民、建设养畜、鼠害防治、草原防火、科技培训、能源及教育基础设施等16个项目。截至目前,16个项目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做法:设立格尔木市三江源生态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总协调、总督察的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工作任务、工程进度、完成时限等具体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科技厅

◆成效:一期工程实施以来,实施的多项科研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立各类型退化草地人工恢复和示范样板、建立三江源区草畜平衡的运行机制、建立三江源区黑土滩草地恢复的技术体系,以及建立中藏药种植、欧拉羊后续产业基地。

◆做法:在全省广泛征集项目近200项,经筛选累计申报50项科研课题及应用推广项目。组织编制各项科技生态实施方案、制作专题科教片,同时,建立青海大学三江源研究院等重点实验室、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对三江源区生态治理、改善民生、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及水平。

    环保厅

◆成效:通过项目的实施,在三江源区共布设草地、森林、湿地、沙化土地、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气象要素、环境质量等基础监测点共496个,98个工程跟踪监测点。通过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获得三江源区域较完整、连续的监测数据,填补了我国在三江源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数据空白。

◆做法:实行年度项目目标责任制度,与各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责任。实行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负全面责任,主要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

    气象局

◆成效:人工增雨工程作为三江源一期22个子项目之一,核定投资为16011万元,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每年在三江源作业区内增加降水80亿立方米,增加黄河径流12亿立方米,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三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做法: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确定各职能管理单位任务分工,进一步明确项目执行单位明晰责任,确保工程的管理、实施和监督相分离、相衔接、相统一。为充分发挥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新增设备的效益,多次组织各种业务培训班,并委托高校和生产厂商对操控大型观测设备的技术人员系统培训。

    审计厅

◆成效:为加强三江源一期的审计监督,省审计厅先后统一组织审计和安排三江源项目区审计部门专项审计等方式,对所属单位实施的一期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全面审计,三江源生态建设的重点项目基本实现审计全覆盖。

◆做法:坚持以“推、保、促、督、提”作为审计监督的着眼点,即:推动生态政策到位、保障建设资金安全、促进项目规范管理、督促生态责任落实、提升项目综合绩效。针对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向审计署反映青海特殊省情,协调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