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就生态文明的“青海风景”

13.10.2017  02:43

天蓝水清,这里是青海。

柴达木盆地,一个个大型风电场、光伏电站“追风逐日”,为青海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充电蓄能”;

三江源头,绿意浸染、千湖归来。一个个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与蓝天、草原、河流、森林、牛羊共同构成高原深处一道道亮丽风景;

从城市到乡村,从草原到林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街巷村落干净整洁,林下经济风生水起,全民开启共享绿色福祉的新时代。

“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今天的青海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更加坚定地承担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崇高使命,行进在“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新征途中。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领域,青海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写就了多个全国率先。从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湿地生态管护员制度,到对领导班子考核实行重大生态问题“一票否决”;从打响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环保三大战役”到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启动实施;从《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的颁布到启动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在可数的日子,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挥出了厚重的一笔,刷新了高原新风景,描绘了发展新底色。

走过这一年,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更加笃定坚实,走过这一年,青海,正将潜在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高原大地的实践中开花结果。

高瞻远瞩,强力推进,坚定不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青海,偏居西北一隅,山隔水阻,经济欠发达,却也存留下一副殷实的生态家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青海逐绿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习近平总书记关注青海最多的就是生态,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和视察青海时的两次重要讲话中,都要求青海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突出强调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

一句句殷切的嘱托,化为青海儿女自觉守护绿色家园的坚定信仰,一份份紧扣百姓福祉的“绿色答卷”书写着青海儿女誓让“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壮志与雄心。

随着祁连山、青海湖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深入实施,青海湖湖泊面积为13年来最大。

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西宁南北山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7.2%提高到75%,今年全省造林进度同比提高34.2%。全面推行“河长制”,湟水河治理让群众享受“生态福利”。

7月7日,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申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生态保护的具体落实与顶层设计的不断创新。

9月19日,环保部发布8月份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西宁市跃居全国第八位,排在西北五省区首位。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西宁市空气质量排名首次闯入全国前十。

……

要让青海美景永驻,就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十八大以来,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取消对三江源地区的GDP绩效考核,将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国土纳入工业禁止开发区域,对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地区和单位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以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为重点,青海抓住生态功能提升、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国土绿化提速、生态制度构建五大载体,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

随着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落实和“河长制”的全面实施,湟水流域水污染工作明显提速:黑臭水体整治、“十小”取缔、禁养区划定等重点工作任务推进顺利;西宁市提前一年完成了26条黑臭水体的治理,教场河、石灰沟、引胜沟等15条重点河段和支流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湟水流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并向好。

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落实,都彰显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恒心。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统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并提出“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新思路,迈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向党中央交上了浓墨重彩的“绿色答卷”。

这一年,全省上下从讲政治的高度,增强了保护好生态就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最大的贡献的思想认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动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积极探索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思路和举措,全省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青海的山更美水更清天更蓝草更绿,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红利”,青海绿色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破冰前行

长江、黄河、澜沧江于此发端,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的责任与荣光。

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国家公园的体制试点怎么搞?在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青海,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模式与成熟的方法路径,只有靠改革创新的精神,因地制宜,大胆“破冰”。

去年6月,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地区启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一地区将各类自然保护地和相关部门的职能、人员进行功能重组,成立“大部制”垂直统筹管理机构,彻底解决了昔日条块分割、“九龙治水”等问题,生态管护效率大幅提升。

以玛多县为例,全县大小河流、湖泊密布,过去湿地、林地、农牧、渔业、风景区等管理部门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职能重叠交叉,谁都在管却谁也不能一管到底,“九龙治河”的弊端曾经十分突出。

“大部门制改革”账好算:县级部门精简了25%,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9项,改变管理方式30项。“生态管理归管委会,其他社会管理归地方政府,权属明晰不打架。”黄河源园区管委会资源环境执法局局长曲洋才让告诉记者。

按照“坚持优化整合、统一规范,不作行政区划调整,不新增行政事业编制,组建管理实体,行使主体管理职责”的原则,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着力突破原有体制的藩篱,实现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这是一项开创性事业,这是我国首次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

“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的是要打破部门利益藩篱,突破已有体制的框架,实现高效统一的山、水、林、草、湖一体化管理体制,使三江清水滋润华夏大地。”正如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所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要将各类保护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两个统一行使”,确保三江源的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

既是生态保护区,又是传统农牧区,保护和发展如何兼得?

青海的答案是: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民生的关系,把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要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加快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

这是一条助推精准脱贫的双赢路。

扎陵湖东岸,尕泽村牧民更登尖措正骑着摩托,驰骋在湖边巡查管护。 “我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管护员。”他自豪地向记者晃了晃厚实臂膀上的红袖章,“保护环境本来就是每个人的责任,现在还有工资拿,一举两得!”

从去年7月开始,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准确把握牧民群众脱贫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创新探索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目前三江源地区生态管护员人数已达39890名。生态管护员中一半以上来自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持证上岗,按月发放劳务报酬,年终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目前,草原生态管护员已成为我省管护草原生态的一支中坚力量。点成线、网成面,哪怕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方,也能看见一个个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的身影。

“气质”趋好,“颜值”变靓,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高原初秋,从郁郁葱葱的湟水河湿地公园出发,沿着依河而建的“西宁绿道”一路向东,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湟水河宛若一条绿色丝带,在省会西宁市蜿蜒穿行。它见证着这座高原现代化城市的日新月异,也记录着青海绿色发展新征程的时代变革。

“蓝天白云常做客,绿水青山入画来”,用这句话来形容青海,最恰当不过。生活在青海,深刻感知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绿意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城市扬尘、加快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等治污工程、制定土壤详查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地治理修复、创建“绿色细胞工程”,巩固“家园美化”行动成效……一系列的环保措施重拳出击。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只有全面推行河长制,才能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今年以来我省坚持高位推动、压茬推进,河长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共落实河长4360名,各级河长已开始积极履行职责,开展河湖巡查、管护、调研等工作。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战功成,唯有持之以恒,积小胜为大胜。西宁南北山绿化就是一个生动范例。

昔日寸草不生的南北两山,如今已成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森林覆盖率由7.2%增长到75%,大南山生态绿化屏障建设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高原生态建设的典范。

从“不毛之地”到苍山染绿,从建设绿色城市到绿色乡村、绿色河谷,一抹抹绿意之风吹遍青海大地,在城乡绿色一体化发展路上,质朴勤劳地青海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硬作风,绘就了这一片故土的山河壮美。

这是一条发展生态经济的致富路。

层林尽染,花草相映。“十一”黄金周,当记者沿着蜿蜒的农家小路,走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村时,大片大片的金盏菊开的正旺。花海前的空地上, 57岁的李凤华正和同村的几位妇女在帐篷下的火炉上烙着洋芋酿皮,散发着农家味道的酿皮没等出锅就被排着长队的游客“预订”完了。

她告诉记者,人多的时候,每天忙得顾不上喝口水。“往年我们只能种地,没有多少收入,现在村里种上了花海,村庄变美,环境变好了,村民变富了,如今靠着经营小吃店家里的年收入翻了几番。”

一年来,青海把潜在的生态价值变成现实的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富民的道路。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曾因过度放牧等原因,近一半草场退化成黑土滩,大风一起,黑土扑面。为保护草原,在牧民多布旦带动下,35户牧民自发成立饲草公司、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在5000多公顷的草场上播撒草籽,播撒绿色希望,既保护了生态,还增加了收入。

从过度放牧,到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再到现在的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全省越来越多的牧民像多布旦一样,转身从事草原的保护与治理。这正是青海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铿锵步伐。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绿色征程正凝聚起多方合力,阔步迈向青海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好未来。(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