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招商”推进绿色发展——近期我省经济形势深读之三

15.06.2016  20:54

  6月,高原绿意正浓时,一年一度的2016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即将开幕。

  “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展会主题不变,这是青海始终的追求;以展会为媒,引商选商更加注重“绿色招商”,用“绿色招商”推进绿色发展,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这是青海的坚持和目标。

  招商引资是我省做大经济规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路径。通过青洽会这一平台,海内外投资者纷纷走进青海、认识青海、建设青海;技术、资金、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纷纷流向青海。

  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调动各级政府、园区、企业和商会等招商引资的资源和力量,围绕盐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建材产业、特色轻工5个传统优势产业,新能源制造、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信息产业5个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信息技术应用2个新业态,瞄准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全省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省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3552亿元,年均增速接近20%,列入全省的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358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占63%,完成投资占50%。青海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逐步转化为特色产业、绿色产业,有力推动了青海经济加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已成为推动全省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市场经济中,机遇稍纵即逝。引来项目,更重要的是要让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发挥效益。

  自去年青洽会结束以来,我省坚持签约数量,规模和落地“三注重”,积极做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和协调工作。目前,2015年青洽会378个签约项目已落实365个,到位资金731.4亿元,项目履约率达96.6%、开工率为79.1%、资金到位率创历年新高,达到40.3%。

  青海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于一身,工业基础薄弱,重化工比重偏大。工业经济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就必须抓住招商引资这一关键环节,优化存量,用增量调结构。我省突出补链条、补短板、强创新、优集群,坚持招大商、引强商、聚优商,通过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促进全省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记者从2016青洽会组委会了解到,截至6月6日,2016年青洽会已落实签约项目394项,总投资额1659.07亿元。其中,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共40项,总投资额1106.9亿元,占拟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66.6%。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节能环保、化工等优势产业和农牧、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等重点领域。其中,锂电产业领域,引进了华泰汽车、比亚迪、鑫业新能(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齐鲁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拟在我省建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及锂电正极材料项目,特别是华泰汽车、比亚迪两家企业项目投资均在100亿元,后续还将引进汕头市金光高科有限公司等锂电池电解液、隔膜等配套生产企业,构建我省从盐湖提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完整产业链,为实现千亿产业发展目标奠定基础。新材料产业方面,引进了尚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金科新能源、诺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计划在我省投资建设50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400兆瓦光热发电、4万吨电子铜箔、300吨光纤预制棒及拉丝。这必将进一步扩大我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层次。

  对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工业投资管理处何志处长说,近年来,我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紧盯国家100种高度依赖进口材料,强化项目谋划,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兴招商、暖商、亲商、安商、兴商之风,聚苯硫醚、甲醇蛋白纤维、碳化硅陶瓷等材料项目纷纷落地,使我省逐渐成为投资热土。

  今年1至5月,全省一般性工业投资(采矿业和制造业)完成229.5亿元,5当月完成91.9亿元,当月同比增长1.8%。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206.1亿元,同比增长3.6%。“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我省制造业逆势而为,实现良好开局,我想这主要得益于我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有力促进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何志说。

  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林智钦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女士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调整高消耗、高污染的无效供给,增加清洁生产的有效供给。

  青海的水能、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优势明显,这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构筑起绿色能源供给。

  在我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塔拉滩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是龙羊峡水电站的“编外机组”,在32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板下面,形成了一个9.6平方公里的绿色牧场。这一绿色产业“水光互补”实现太阳能的稳定调峰,“牧光互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青海的锂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锂资源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紧盯科技前沿,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引资引智,大力扶持这一新兴战略性产业。经过几年发展,我省已形成一条从盐湖提锂,到锂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再到储能及动力电池的锂电产业链,青海也成为了生产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重要产地之一。对此,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力说,作为生态大省的青海追求绿色发展,这和我们打造绿色产业的梦想不谋而合。锂电是一种绿色动力,电动汽车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不断壮大青海的绿色产值。(花木嵯)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