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畜——西宁市农区生态循环畜牧业

12.11.2015  06:59

  青海新闻网讯 “去年,我在东村菜沟台种了200亩燕麦,刨去成本,净赚了4万元左右。种燕麦投入低,心操的少,也不费时,今年我又在老营堡东村、西村、张家庄流转土地2000亩,全部种上了‘白燕7号’。”路启鹏是湟中县鲁沙尔镇西村的燕麦种植大户,谈起种植燕麦带来的好处,他喜不自禁。

  “今年湟中县饲草种植均为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达到19.8万亩,涉及全县15个乡镇200多个村,饲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从2013年的59家增加到今年的196家。”湟中县草原站站长白生贵告诉记者。

  近年来,西宁市围绕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主要畜产品基本自给的总体目标,以加大财政扶持方式和完善配套政策来建立特色农区生态循环畜牧业的保障机制,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全力推进农区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新模式,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去年全市的肉、蛋、奶分别达到7.52、 1.06、14.92万吨,自给率分别达到62.7%、45.5%、70.8%,产量分别占到全省总产量的23%、53%、40%。

  为发展饲草产业,西宁市依据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和湟源县的自然、气候条件和资源、区位优势,出台了《西宁市畜牧业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及五个配套方案、《西宁市饲草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5年)》,把优质饲草列为全市农业区域优势产业之一,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重点扶持发展。2013年在充分挖掘撂荒地、弃耕地、退耕还林地、异地搬迁地和贫瘠地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市级饲草种植项目”,拿出专项资金重点对适宜种草地区、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化集中连片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优质牧草良种繁育基地,给予种子补贴和购机补贴,助推“草畜联动”和牛羊“倍增计划”工程建设,为畜牧业发展“”草先行。2014年种植优质牧草45万亩,市财政累计投入人工种草专项资金2000万元,拉动社会资金达1.67亿元;2015年优质牧草种植达到了50万亩。

  目前,西宁市饲草料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大通县为青贮饲料生产区、湟中县为燕麦生产区、湟源为黑麦饲草生产区。通过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推行粮食、经济、饲草作物三元种植结构,推广应用高产优质一年生禾、豆饲草和早熟玉米品种及多年生禾本科混播牧草品种,扩大草田轮作和复种饲草规模,提高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率,可补饲秸秆占全省的23%。大力建设林纳、加燕2号、青海444、白燕7号等优质牧草品种饲草料生产基地,千亩生产基地达到100个以上、百亩基地达到1000个以上,建设种植户均种草达到5—10亩,饲草田种子达国家标准三级以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湟源县日月乡大石头村村支书铁丰成曾经算过一笔账:大石头村以前种青稞、油菜和土豆等作物,一亩青稞收获200公斤,毛收入520元,减去成本的纯收入只有250元。种植油菜和土豆的收益和青稞差不多。现在种植黑麦、燕麦等牧草,一年收获干草700多公斤,毛收入为800元,种草可少施肥,成本比青稞低40元,一亩纯收入达560元,纯收益比种青稞翻了一倍多。

  湟源县2014年共种植青饲草20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2.9%,完成年初目标100%,2015年全县饲草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20万亩。

  饲草种植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土地的利用价值和产出效益,为西宁市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支持,有效缓解了草畜矛盾,助推了全市“草畜联动”和“牛羊倍增计划”,带动了全市饲草加工、牛羊养殖、牛羊肉加工、奶制品加工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肉、奶产量的持续增加,推动了西宁市农区现代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在“一户带多户、多户连一村、乡村成基地、基地连市场”的发展格局中,西宁市积极推动养殖基地和畜棚建设进程,重点建设以市郊、大通、湟中、湟源城镇郊区为主的奶牛生产基地;大通、湟中、湟源浅、脑山地区的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肉牛肉羊倍增”、“草畜联动”计划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项目的规范运行,西宁市制定出台了《西宁市畜牧业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及《西宁市肉牛规模养殖场(小区)扶持方案》等五个扶持方案。2014年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资金,全年畜牧业建设总投资达到4.8亿元。去年全市已建设各类规模养殖场331个,其中通过农业部认定的标准化示范场20个,省级认定的规模养殖场223个,畜棚面积达到391万平方米,青贮窖14.2万立方米。今年,全市又新(扩)建养殖基地59个。

  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畜牧业养殖实施模式,成立了如湟中春源、互邦、藏地堂、三江一力等结成的畜牧企业战略联盟,不断完善了基地与龙头企业、养殖户等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三江一力公司通过订单模式组织开展饲草种植、加工以及肉牛养殖,仅PS面包草一项就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1254万元,并按高于市场价300-400元/吨的价格收购农户为企业代养的肉牛,保证了肉牛质量和养殖户利润。

  同时,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农产品经销市场检测为主体的三级监测体系。在全市实行“郊区养殖基地(重点场户)一年四次免疫、三县三次免疫、月月补针”的免疫程序,加强“防、检、监”工作合力,有效保障了畜产品安全供给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西宁市今后不断开辟新的畜牧业投入渠道。充分利用近年来西宁市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的有利条件,以推动养殖方式转变为重点,根据资源、规模、畜棚相配套,畜种、饲料、养殖方法相配套的原则,大力调整养殖和种植结构、空间结构和产品结构,在稳定发展生猪业和家禽业基础上,重点发展奶牛、肉牛、肉羊和饲草等优势产业,重点繁育、推广适应西宁气候环境、富有市场前景的畜禽和牧草良种,形成区域特色,促进畜禽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饲养品种向优势品种集中,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的优良畜禽品种及特色畜产品。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