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和平: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需要深刻认识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实践意义和本质要求,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理论内涵中增强自觉性坚定性
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首先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理论,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唯心史观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认为先知天命、英雄人物、帝王将相等决定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仅仅是“陪衬”、“工具”和“手段”。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主义考察人类社会历史,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从而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出发,马克思主义形成了自己的群众观,规定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强调共产党人的根本使命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党的群众路线,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才能真正理解群众路线的科学性,真正把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自己的思想中、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不断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
在深刻认识群众路线实践意义中增强自觉性坚定性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党9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群众路线在实践中具有巨大威力,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传家宝。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党创立和发展群众路线的过程,也是不断践行群众路线,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在早期我们党还比较弱小的时候,正是依靠群众才生存下来。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积极发动和依靠群众,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就打败了国民党军队,主要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出台了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党在群众路线上的最新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作风保障。
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90多年来,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始终与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什么时候群众路线贯彻得好,党的事业就能顺利推向前进;什么时候违背了群众路线,党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遭受挫折。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深刻认识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才能真正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法宝,不断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
在深刻把握群众路线本质要求中增强自觉性坚定性
不同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任务、环境、条件等都不尽相同,但践行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践行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不断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始终做到代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代表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代表群众是前提、是立场。代表群众,一是要自觉摆正与群众的关系。我们常用“血肉联系”来形容党群关系。血肉联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生死相依、荣辱与共。二是要真正对群众负责。必须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坚定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代表群众利益,多用群众的眼光、多从群众的角度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三是要改进作风。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好“四风”这一影响党群关系的大敌,真正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依靠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是关键、是根本。我们党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党的组织和政府机关的最终依靠力量还是人民。依靠群众,一是要依靠群众的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涌现出的许多创新实践,都是发轫于基层实践、起始于群众创造。二是要依靠群众的智慧。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从基层群众鲜活生动的实践中寻找智慧。三是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四是要依靠群众的监督。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让领导干部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
服务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服务群众是目的、是宗旨。服务群众,一是要尽心竭力为群众圆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动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帮助他们解决好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要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坚持蹲点调研、结对帮扶、下访接访等长效机制。三是要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以过硬的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