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莫忘“纳计”

22.02.2016  08:15

  近日,一位在某机关工作的朋友摇头相告,前段时间,上级有关部门就2016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向其单位的职工“问计”,广大职工积极响应,纷纷献计献策。事毕,单位还花了大半天时间把职工的“计策”进行了汇总。

  不想后来公布的办实事项目中,竟然没有一项是从大家的“问计”中来的。见此,朋友十分气愤地说,这哪里是“问计”,分明是耍人,是在搞形式主义。

  按说,“问计于民”是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某项工作进行决策之前,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的一个很好的举措和形式。只有“问计于民”,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在盼什么,才能真正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但如果只“问计”,而不真心去“纳计”,那么“问计”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因为,如果“问而不纳”,不仅是在敷衍和愚弄群众,时间久了,还会让群众失去信任,或许,等下次再“问计”的时候,可能也就没人愿意来参与了。到时候,尴尬的可能不是老百姓,而是“有关部门”自己。

  因此,笔者以为,“问计”之后还需多“纳计”。因为只有“纳计”,才会让“献计”的群众感受到政府部门的一种态度、一种责任,对于今后的“问计”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也只有这样,“问计”才会有实效,才不会是一场走过场、搞形式的“噱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