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给我省菜农带去了阳光

29.05.2014  13:10

                                                                                                                      接受了阳光工程培训的菜农马忠福。
  公路两旁一排排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大棚里面瓜果飘香、蔬菜满棚,而多家现代农业果品公司、无公害蔬菜直销公司的采购车则在棚区来来往往,进出不息……。5月26日,记者在离西宁市区约40公里的大通县新庄镇的台其庄村看到了这一景象,不禁感叹村里菜农的好生意。

  但做好生意并不容易。台其庄村52岁菜农马忠福深有体会,他说:“以前我是个在外淘金子生活的民工,好的时候一年最多能赚个四五千块,但淘金的活真的是太苦了,一年四季风吹日晒雨淋的,身上没有一天是干净的。后来,政府为了保护生态不允许淘金了,我们这些淘金客又回到了老家的庄稼地里讨生活。

  “我们祖祖辈辈在庄稼地里种庄家,自己吃饱肚子还可以,但是还没有听说过庄稼地里能长出‘黄金’来。”回到一亩三分地里的马忠福便犯起了愁,他说:“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不让淘金后,也想过出去打工,可是我除了种地之外什么技能都不会。”不过,正在他犯愁的时候,为了建设“菜篮子”工程,我省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鼓励农民种菜的优惠政策,并实施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等阳光工程项目。

  2010以来,我省共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270人,在我省20个基层农技推广与服务建设示范县的155个乡镇、188个特色村,共开办农民田间学校188所,采取“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培训方法,围绕各村主导产业,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学员7050人,通过培训,农民综合素质、技术应用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鼓励农民种菜的优惠政策, 2013年,农业部向我省投入资金300万元,下达到了大通、互助、乐都、格尔木四个县(市、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1000人。据青海省农牧厅的数据,自2004年青海省启动阳光工程以来,国家和省级财政已经先后投入3.66亿元,对青海60余万农牧民进行了职业培训。

  而马忠福正是通过这次阳光工程项目进行培训的学员,“我回到家乡在田地里也种了些菜,但是收成一直不好,直到盖起了大棚,接受了政府怎么种菜的培训,我的菜长势很好,并且价钱销路都很好。现在我从我这两亩地上的四个菜棚里每年能收获近10万元,种了几辈子的地今天终于长出‘金子’来了。”马忠福看着黄瓜棚里吊在架子上一根根的大黄瓜,笑的合不拢嘴。

  如今,在台其庄村像马忠福一样曾经外出的淘金或打零工的农民都已经成了种养植专业户,全村210多户有200来户都在从事蔬菜和果品种植。

  而这项惠农利民的阳光工程还在继续。据大通县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大通县将承担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4989人的培训任务,下拨专项培训资金266.595万元。其中:培训农牧业职业技能1300人,投入资金78.万元;培训农牧业专项技术2173人,投入资金32.595万元;建立农民田间学校7所,培训210人,投入资金21.万元;下派农牧民技术员6人,投入资金9.万元;培训新型职业农牧民200人,投入资金60.万元;绿色证书工程培训1100人,投入资金66.万元。共计完成培训4989人,投入资金266.5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