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儿歌童稚真

29.02.2016  08:02

  正在襁褓中的婴儿,对外界最初的感性认识,往往是从老奶奶哄小孙孙入睡时的柔声细语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的。“娃娃、娃娃睡着啊嗷嗷,奶奶上山摘麦穗呀嗷嗷。摘下麦穗磨白面哪嗷嗷,烙下的油饼香又甜哪嗷嗷。外爷来了往上端哪嗷嗷,夸我的尕宝儿睡得憨啊嗷嗷。”轻轻的节奏,悠悠的语调,边拍边哄,小孙孙慢慢地入睡,稚嫩的小脸上留下甜甜的憨笑。很快,小孙孙们会爬了,他们不甘于老待在大人们温暖的怀抱里,往往会挣扎着出怀,或爬在炕上,或蹲在地上,虽然一身泥土,小脸上却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偶尔,小头会碰在墙上,小手会被地下硬物碰疼,发出哇哇的喊声。这时,爷爷奶奶又会哼着儿歌哄孙孙:“娃娃、娃娃悄悄儿,爷爷买给个刀刀儿。刀刀儿割手哩,尕阿哥笑着拍手哩。娃娃、娃娃你嫑哭,奶奶煮给个油骨髑。骨髑儿吃得香,娃娃长得胖。”娃娃们破涕为笑了。

  小宝宝们爬着爬着,就学会站立了。自己扶墙站立,颤悠悠地会给大人们看,分明在说,我已经长大了!做父母的,心里自然是甜甜的,往往会向前拉起宝宝的小手,说起了《站起来》的儿歌:“能、能、站,能、能、站,好娃娃,快快站。今儿站,明儿蹿,后儿骑马上南山。”大人的鼓励,小宝宝真能很快由站到蹿了。等到他们累了,就又由大人将他们圈围在怀中,拉着小手慢慢地先向前再向后地摇晃着,轻轻说起《打罗罗》的儿歌:“打罗罗,喂面面,阿舅来了散散饭。你一碗,我一碗,尕宝儿挖给少半碗,胀烂肚儿我不管。”宝宝哈哈地笑着,有时前仰后合,和大人们嘻嘻地乐着。也有较复杂的儿歌:“拉罗罗,弹面面,阿舅来了擀饭饭。擀白面,细享哩。擀杂面,笑话哩。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进去羊圈抓羊哩,羊羔儿跳进花园里。花园墙儿撞倒了,阿舅一听吓跑了。跑到西宁城,看了个砖包城。跑到三角城,见了个大土墩。跑到丹噶尔,拾了个鞭杆儿。跑到高庙子,抬了个高帽子。”

  宝宝们在其乐融融的嬉笑声中悄悄长大。这些儿歌,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第一首,先引出了本地用豌豆面做的面食“散饭”,这种面食,有营养好消化,还包含了科学的饮食卫生,让幼儿从小接受浅显的道理。后一首把勤俭度日,热情待客,本地民俗,地方特征等,以幼儿的口吻说出,幽默风趣,易懂易记,从小就做明白人。

  待到蹒跚学步时,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其智力也在同步发展。“一二三,山连山。四五六,水儿流。七八九,开步走。”儿歌里又融入数字,易记易懂。走路难免跌跤,有时跌破点外皮,小宝宝们会哇哇大哭。这时,老奶奶会从地下抓一些细土撒在伤口上,边撒边念叨儿歌:“啥药?土药。这会儿血啦啦,等会儿结痂痂。今儿是痂痂儿,明儿是疤疤儿。”果然,过几天,伤口会奇迹般地好了,而且不留痕迹。

  走得好了,大人们又会带着幼儿到门外去看大路上拉骆驼的情景:“大路上上来个闪干闪,脖子长尾巴短,背心里备的是肉鞍鞍。鞍鞍上骑的是娘娘,怀里抱的是缸缸。缸缸舀水哩,娘娘擦嘴哩,尕宝儿抬腿哩。”旧时随着长途跋涉的“骆驼客”的女性拿喝水的茶缸要水喝,刚出门的小宝宝也想骑骆驼的情景活灵活现。秋高气爽时,还会领着小宝宝到河边看南飞的大雁:“一大一溜儿,大河沿上炒豆儿。豆儿焦了,雁儿高了。豆儿没焦,雁儿没高。”“炒豆儿”,实是以炒豆儿时的响声借指群雁落河边后嘈杂的呼唤声,随着它们忽高忽低的飞行高度,叫声也忽大忽小。以事物喻动物,将炒豆儿和自然界的大雁南飞等现象结合起来,这是现实版的看图说话,有效地增加了感性认识。

  懂得多了,儿歌又不失时机地跟了上来:“古今儿古今儿当当,猫儿跳到缸上。缸扒倒,水扬掉。青石板儿我洗掉,山里的哥哥烙馍馍。馍馍来?狼抬了。狼来?上山了。山来?雪盖了。雪来?化水了。水来?调泥了。泥来?漫墙了。墙来?猪喙了。猪来?宰下了。猪皮来?绷鼓了。猪头来?顶门了。耳朵来?抹碗了。尾巴来?扫地了。肠子来?大家尝了。蹄子来?架了梁了。”一问一答,以有趣的问答式,从侧面有板有眼地叙述了农家生活的一些场面,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