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筑青海藏区跨越发展基石—— 藏区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篇)

24.07.2015  12:13

    青海是我国除西藏之外面积最大的藏族聚居区,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困难和特点。青海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关乎全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在全面建设小康的伟大进程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坚定地把保障和改善藏区农牧民生活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不动摇,让一项项支持藏区的倾斜政策,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项目,在约占全省总面积97%的辽阔藏区扎根开花,进而使全省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清晰呈现眼前。

  时空的钟摆指向2015年,在决战“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关键之际,回望过去,我们欣喜地看到,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日新月异,使得全省藏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历时五年,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和西宁新站建成投运,我省跨进高铁时代;

  时近七年,西格铁路关角隧道铺轨开通,实现了青藏线大提速;

  多年铺筑,以通往玉树藏族自治州高速化公路基本建成为标志,全省高速化公路突破2000公里;

  还有,德令哈机场通航,花土沟机场通航……

  一项又一项事关全省藏区发展大局的重大基础设施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传递一根接力棒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铺就藏区经济跨越新跑道

  我省藏区许多地方地广人稀,发展滞后,而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担纲作用。青海的价值、责任、贡献也大多汇聚于此。

  曾几何时,这片广袤的极地大陆,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原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牧民长期存在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

  因为深知藏区群众的疾苦,深知基础设施薄弱是藏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多年来,财力并不强大的青海,把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作为藏区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战略,一大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藏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是倾注真情实感的建设接力。基础设施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很多项目民生工程、重点工程,都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都需要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执政理念主导下,每年我省财政总支出75%左右投入民生领域,藏区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卫生、文化等全面受惠。

  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委、省政府到全省各地区,传递着同一根接力棒,砥砺前行,终使藏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玉树机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为标志,青海藏区接连打通空中、铁路、公路大通道;

  以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作为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的切入点,中华水塔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步向好;

  以生态畜牧业、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高原文化旅游产业等为特色,青海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

  以游牧民定居工程、藏区学前双语教育幼儿园、藏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藏区集中供热项目建设等民生工程为核心内容,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多年不遗余力地投入,赢来丰硕的“收成”。

  以前在藏区视为难题的水、电、路、话、广播、电视……逐一在全力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破解,更是引领藏区冲出了地域的封闭、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快速拉近与外部的距离中,冲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跑线”。

  捧出一个聚宝盆——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就藏区现代产业聚集平台

  如果说,改善民生的一项项举措,如一股股清泉滋润了藏区的一寸寸土地。那么,不断促使藏区转变发展方式,则让全省藏区挺起“腰杆”,捧出了一个聚宝盆,为实现跨越发展积蓄了潜能和活力。

  “高铁经过门源,今年来的游客太多了,油菜花开了不到半个月,我们靠经营农家乐就赚了三四万元!”今年,海北藏族自治州经营农家乐的老板张挺军,与全社30多家农牧民一起走上了靠旅游致富的路子。

  任何基础设施的演进、嬗变,都会给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相应的改变。

  曾几何时,“在那遥远的地方”有着太多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无限向往的脚步却因交通不便而停歇。

  铿锵而进的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有力发掘着我省藏区的多类资源价值。如今,随着全省藏区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在生态优美的藏区,农牧民靠旅游致富已变成现实。

  不止是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改善我省藏区的投资环境,新兴绿色产业不断获得推动力,藏区经济发展如沐春风。

  多年来,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生态畜牧业等青海主打产业,无不随基础设施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深入推进,为光伏产业持续发展赢得了空间,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在青海湖畔,海北、海南、黄南等几个藏族自治州现代农牧业实验区建设风生水起,有力带动了一批藏毯、肉食、乳制品及少数民族手工艺品生产项目,25%的纯牧业村建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在三江源头,玉树藏族自治州康巴藏文化风景区、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萨尔生态文化保护区等在提速前行中,以高原生态旅游业作为藏区现代化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藏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有数字显示,自2011年以来,政府对青海藏区累计投入约46.45亿元,用于改善藏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组织生产生活技能培训等,改变藏区农牧民单一的收入方式。目前,青海藏区已有17.64万人摆脱了“贫困帽子”。

  自2011年以来,青海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高于青海省平均增速,预计到2020年,青海藏区城乡居民收入将接近中国平均水平。

  打造一把金钥匙——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开启藏区和谐发展之门

  长江源头第一县——治多县2.8万牧民中,近1.6万人搬迁到了县城。

  来自索加乡的牧民南扎住在加吉博洛镇的牧民新村,他可以享受供排水、供电、道路等配套设施,享受饲料粮补助、燃料补助、生活困难补助以及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不用发愁,生活其乐融融。

  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随着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先后实施,原来退化的草原得到休养生息,玛多县再现千湖美景。

  不仅仅在三江源头,近年来青海湖、祁连山重点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一项项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在藏区落地,大量投入减缓了这些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促进了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农牧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

  目前,在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下,我省藏区生态保护走向纵深,生态环境恶化减缓,区域经济在转型中发展,藏区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这一切,本身就是跨越的另一种新“姿势”。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就是青海和谐发展的“金钥匙”,不仅打开了全省藏区经济发展之门,也打开了民生幸福之门,打开了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大门。

  沐浴党的阳光,受益于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世代游牧民族搬出了“黑帐房”,搬进了定居房。

  受益于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交通运输世代靠人背牛驮的牧民坐着飞机上玉树,坐上飞机去北京上海,坐着火车去拉萨,坐上高铁去新疆去兰州。

  受益于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世代口传心授的藏医药竟然能在大学里学习,《格萨尔》也能在人民大会堂里唱……

  如今,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社会稳定局面。

  回望我省藏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一幅幅画卷优美,满目皆春!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省又在浓墨重彩勾勒最新最美的藏区跨越新画卷:一个个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处处基础设施建设抢抓进度。一条条新建的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崭新建筑,一根根延伸的电网线路……

  如今在青海藏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日新月异,藏区面貌一天一个样,一月一个景。

  如今在青海藏区,满腔对跨越发展的热烈渴盼,撞击出心灵的新憧憬,一幅城乡巨变的磅礴画卷必将在我们手中辉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