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业余秦剧团的坚守

02.04.2015  01:58

  这是一个活跃在平安县农村的业余秦腔剧团。演员多为农民,观看剧团演出的大部分也是农民。没有演出道具,演员自己动手制作;缺乏演出服装,演员自己缝纫;没有音响设备,演员自己掏腰包购置;没有排练场地,演员东求西告;请不动老师,演员自己琢磨……现在,他们最大的心愿是演出时舞台上能够拉上三道幕布,能够铺上一块红地毯。因为,他们的幕布已经用了三四十年,而脚下的地毯,早已千疮百孔……

  颇受地方群众欢迎的草台班子

  2015年3月14日,记者在前往平安县沙沟乡采访的路上,经过平安镇白家村时,看见了这样一个场景:只见马路边一块宽阔的场院内,一个临时搭起的戏台下,坐了不少人在那里看戏。简陋的舞台、简陋的服装、简陋的道具和土味十足的唱腔,引来台下如雷的掌声,唱到情深处,台下的群众一边抹泪,一边鼓掌,一边叫好……

  原来是平安县小峡、中村、南村、西村的业余秦剧团正在这里演出。今年春节期间,他们还曾在平安广场演出过。这里的演出结束后,他们还要到三合镇寺台村、古城乡古城村等地演出。

  据了解,清朝年间,平安地区就曾有过一个秦剧团,由东村、西村、中村、南村的艺人联合组成,清末时兴唱平弦、越弦,于民国36年(1947)改演秦腔。在1970年湟中会演中,该剧团曾荣获特等奖。1977年,开始吸收培养女演员,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始称剧团。平安建县后,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物资交流会上剧团都会演出。1989年,因剧团骨干年老多病,相继去世而停演。

  正忙于演出的现任团长许翠萍告诉记者,之所以要把这个队伍再拉起来,缘于一次聚会。那天大家在一起你唱一段我演一出,家中的长辈曾经就是秦剧团的台柱子,他们自幼跟着学,便也会唱几段。于是几个爱好秦腔的凑到了一起,组成了这样一支队伍。剧团没有正式手续,还真个是草台班子。

  虽然是草台班子,但自2012年组建以来,他们在平安当地的村庄演出过几十场,每到一处,都会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剧团组建之初,在县文化局的扶持下,购置了两万元多元钱的服装。2013年,在西宁市湟中县丹麻乡一个村子演出时,由于不慎引起的一场火灾将他们自己掏腰包购置的音响和部分器材烧毁了。演出要继续,他们又纷纷垫付购买必需的道具。

  生存艰难的业余秦剧团

  “为了省钱,演出的道具如铡刀、假山等,我们都自己动手做。”王昌盛说。朵银凤向记者展示了一把大刀,这是由王昌盛自己找来木料一刀一刀削出来的。虽然简陋,但演出时缺了它还不行。

  王芳桂说,没有好的音响设备带不起胸麦,影响演出质量,但是没办法解决,只能凑合着。

  没有排练室,现在的排练室还是从中村村委协调借来的。“能坚持到哪天算哪天吧!”许翠萍无奈地说。

  “现在,舞台上用的幕布,还是三四十年前老戏班用过的,至今还在挂。由于时间太久,幕布早已陈旧。但不挂幕布还不行,自己暂时也置办不起来。”许翠萍告诉记者。到目前,剧团的每个人在这里投入少则一两千,多则七八千。东村的王贵方自己投入近万元,他是刚卸任不久的老团长,现在身体不好,加上村里事多,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这些账,如果不是采访时记者问,他们平时并没细算过,因为自己爱好这个,他们便也不计较。

  剧团成员祁永旺无比担忧地告诉记者,现在这个剧团能不能继续生存很难说,虽然群众喜欢,但个人的能力有限。几十年前,排练演出的时候还给划工分,现在,大家全凭一腔热情。只能自生自灭。“说不准平安的秦腔剧团就在我们这一辈上断了根。”他长叹一声。

  器乐伴奏吴吉云虽然是拉板胡的,但他可是个全能手,文戏和武戏他都会,他希望老师能规范一下动作、唱腔,毕竟是自己琢磨的,问题很多。

  必须得说一说的是他们改编和排演的青海方言现代剧《老来难》,这幕戏倡导孝敬老人尊敬长辈,是山村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节目,每次演出都极受欢迎。“台下的观众一边抹泪一边看,看完戏还跑到后台来拉着我们的手一遍遍说演得好,希望能常来演出。”说到这里朵银凤有些激动。

  许翠萍说:“每当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大家都静下来看我们表演,与戏中的人物同哭同笑,一个劲儿拍巴掌时,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但是总有人在关心排练和演出一天给多少钱的问题。说是义务演出怕他们笑话,我就会岔开话题,不接话茬。”许翠萍告诉记者,现在她最大的心愿是演出时舞台上能够拉上三道幕,能够铺上一块红地毯。“剧团连买茶叶的钱都没有。有些人住得远,来回要坐车,车费只能自己掏腰包。有时候外出演出,一住就是几天几夜,很辛苦。借司机的车,烧油不算,给司机连碗都吃不上。”

  毋庸置疑,像这个秦剧团一样的民间业余剧团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和丰富文化娱乐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经费有限,人才有限,剧目有限,水平有限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这类民间业余剧团的发展。如何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扶持这些业余剧团的发展,让他们在构建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下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这个队伍里,年龄最大的叫孙长德,今年71岁,最小的是王梅,也有50多岁。

  今年60多岁的杨长元是中村村民。在白家村演出的时候,他的急性甲状腺发作正在省城住院,高热持续不退,疼痛难忍。救场如救火,他是乐队的主要人员,接到要演出的电话,他从医院赶到剧团,三天的演出结束后又返回医院继续治疗。

  东村人文明选是伴奏乐队的干鼓手,股骨头坏死的他虽然疼痛难耐,但每到排练和演出,仍在他固定的位置上坐着,直擂时上举换力,他总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

  许翠萍任团长,她的父亲也是个老唱家,许多戏就是从父亲那里学的。西村的朵银凤也是和长辈学的戏。现在只要有剧本,她就会唱,《铡美案》中的秦香莲、《火焰驹》中的黄桂英,《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李娘娘,都由她来扮演。

  周占虎刚做完手术完不久,医生让他静养,但他还是坚持排练和演出。不能做重活,就做轻活,说起来轻也不轻,每天也忙得不亦乐乎。

  东村会计费连奎扮包青天。小峡红庄村的何玉有时扮老生,有时装丑角。

  孙长德年龄最大,负责服装。演员们上场时要穿戏服,下台要换装,找衣服帮忙穿戴,孙长德翻箱倒柜地忙,每次都满头大汗。“这简直就是体力活。”他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