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文化“变现”之路

22.11.2019  08:54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自7月30日首演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岔尔沟村的土族原生态歌舞剧《塔拉之约》已经演出28场,目前演出总收入达到8.4万元,除去演员工资、交通等支出,岔尔沟村村集体经济净收入达到1.5万元。”说起《塔拉之约》,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岔尔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启总要自豪地算算账。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8年,当村集体经济“破零”的劲风吹到岔尔沟村的时候,村“两委”犯了难。区位、资源、产业哪一项都沾不到边,无奈之下村“两委”只好把40万元的财政扶持资金入股互助土族自治县绿色产业园安定投资开发公司,通过分红收入暂时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2019年,面对中央财政50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财政6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两项优厚的政策机遇,岔尔沟村“两委”意识到必须想个出路将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

  今年2月,在东山乡党委举办的农村党员冬春轮训活动中,一堂关于“文化扶贫”的党课吸引了张启的注意。“一语惊醒梦中人”,张启意识到,岔尔沟村是一个纯土族村落,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土族传统民俗文化,特别是以男子毡帽和妇女七彩袖为代表的服饰文化、以“轮子秋”“安昭舞”和土族“家曲”为代表的歌舞艺术更具特色。同时,岔尔沟村现有土族盘绣、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祁家延西》、“梆梆舞”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传唱人、手艺人20余名,真可谓是土族传统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他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土族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用张启的话说,这叫“软实力”!

  经村“两委”会讨论达成一致后,张启随即又召集了一次党员大会。经过热烈讨论,决定要利用岔尔沟村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动员本村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传唱人和能歌善舞的村民编排一场反映土族原生态民俗文化特色的歌舞剧,通过赚取演出费来发展村集体经济。并确立了“传承文化、助力脱贫、振兴乡村、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理念和“村集体经济+公司+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歌舞剧的名称也想好了,就叫《塔拉之约》。“塔拉”,土语意为“草原”,在张启看来,金色塔拉最能体现土族儿女对这片世居之地的虔诚之心,也最能寄托彩虹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次会议,彻底改变了岔尔沟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也将改变整个岔尔沟村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在五十镇班彦村冒着小雨表演,台上演得尽力,观众看得尽兴。

  “软实力”也能放光彩

  会后,张启便第一时间召集村里相关人员注册成立了东山乡首个民俗文化歌舞表演团体——青海金色塔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由张启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紧接着就在村里发布公告招募演员。消息一出,村民们炸开了锅,平时就喜欢载歌载舞的土乡人民一听说村里要招演员,还能赚取演出费,纷纷跑到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咨询、报名。

  演员有了,可怎么干又成了问题。在2019年以前,整个互助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要么靠交通区位优势,要么靠环境资源优势,都是有“硬实力”的,而岔儿沟村想要靠“软实力”,这在互助县缺乏可供借鉴的先例,也没有专业的歌舞剧编排人员。村民们会唱、会跳,可都是些小打小闹,甚至对于“歌舞剧”这个词都是陌生的,怎么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民间艺术整合成一场完整的歌舞剧,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土族民俗特色元素融合起来,如何将土族传统民俗文化用最优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这让村“两委”又一次犯了愁。

  “我们要编排的歌舞剧是要‘高大上’的,虽然是由我们农民群众来演,演农民群众的生活,但也必须要专业、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虽然不善言谈,但张启对心目中的《塔拉之约》却有着很高的期待。最终,在乡党委的联系协调下,县文体旅游局安排了两名专业编舞老师全脱产下沉到岔尔沟村无偿担任《塔拉之约》的导演和编舞。在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31名演艺人员后,紧锣密鼓的编舞、排舞随即展开。

  在演员服装上,为了最大程度上还原土族服饰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色,由东山乡党委出面,组织本乡土族服饰、土族盘绣的传承人、手艺人,在经过无数次讨论研究、反复修改后,最终设计出了86套演出服装,再交由专业的民族服装制作公司制作完成,其中有34顶土族毡帽,是由东山乡贺尔村一位73岁的土族毡帽手艺人纯手工制作完成的。每套服装、每个配饰的面料、做工、包括上面的刺绣都经过了精雕细琢,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土族传统服饰、土族刺绣特别是土族盘绣的特色和精髓。

  《塔拉之约》火了!

  经过近5个月的筹备,2019年7月30日,在互助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在一首古老的土族歌曲《唐德格玛》中,一台融合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原生态歌舞剧《塔拉之约》启幕。演员们通过古老的歌谣、纯正的腔调和优美的舞姿,将土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演绎得鲜活生动、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盛宴,更是唤起了观众的民族记忆、家乡情结。

  《塔拉之约》一炮打响!当晚演出的成功,也让岔尔沟村的演员和东山乡党委、政府对今后通过民俗文化发展村集体经济,以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充满了信心。

  知名度还不够高,怎么宣传?平时没事爱翻翻“快手”的张启又想到了通过网络推介的办法,在东山乡机关干部的指导下,岔儿沟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及《塔拉之约》剧组的演员们个个使用智能手机注册了“快手”“抖音”等网络视频APP的账号,有空就“更新一下”。东山乡党委微信公众号“东山顶上党旗艳”也没闲着,村“两委”还积极动员岔尔沟村党员群众积极转发、点赞,帮助宣传。于是, 《塔拉之约》的各种视频、音频、图片迅速在网上传播,就连互助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土族故土园微信公众号、官方网页都有他们的宣传推介。《塔拉之约》迅速在互助县蹿红!各方邀约接踵而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启带着《塔拉之约》剧组的演员们到处奔波,忙得团团转,通过东山乡党委牵线搭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东和乡麻吉村“油嘴湾生态休闲农庄”以及互助县的各个兄弟乡镇都留下了他们精彩的表演,甚至还接到了省城西宁的演出邀请,每场演出都是座无虚席!

  “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光有演出还不够,除了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我们土族还有饮食文化、酒文化,以及我们东山乡的一些特色农产品,这些都要全方位展示出来,通过我们的推介,也都能产生经济价值!”从8月8日开始,互助县纳顿风情街办起了“东山乡首届美食文化节”,乡党委动员全乡各村积极行动,和演员们一道将从东山乡带来的土族传统馍馍、农家洋芋粉条、土榨菜籽油、自酿酩馏酒、散养土鸡、东山“赛纳”羊肉以及土族妇女纯手工制作的各式绣品、各式小吃等20多种土特产、手工艺品及农副产品搬到了《塔拉之约》的演出现场进行展销,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过预期,各类带着纯正乡土味的农家产品很快被一抢而空。

  土特产夜市开办6天,销售金额就达到了6.8万元,纯利润达3.4万元。通过他们的展销推介,打着“东山”标签的农家产品也迅速在互助县蹿红,展销现场“抢”不到货,人们就驱车跑到东山乡去购买,设立在纳顿风情街的“东山专柜”也是生意“好到爆”。

  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塔拉之约》以及东山农家美食风靡互助,成了新一代的“网红”!

  直到这时,村“两委”回过头来才发现,他们这大半年的忙活,在全县率先完成了通过文化资源推进群众脱贫致富,发展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创举!演员之一,同时也是支委宣传委员兼妇联主席的王玉兰后知后觉:“原来还有这种操作。”引来满堂哄笑!

  “让村民吃上‘文化饭’”

  自从有了《塔拉之约》,东山乡的农民群众开始忙起来了,村里经常能看见人们身穿土族传统服饰聚在一起跳安昭、唱“家曲”,土族非遗、土族传统民俗、礼仪文化成了热门话题。向来热衷于外出打工的年轻妇女中间也悄然流行起了学做土族传统馍馍、土族盘绣的风潮。

  在岔尔沟村规模最大的自酿酩馏酒销售店,27岁的年轻老板娘王玉蕾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她亲手酿制的酩馏酒,“以前只能通过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照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现在我们农村妇女在家酿酩馏酒、做馍馍、做手工艺品也能赚钱,我就回家跟着公公、婆婆学酿酩馏酒,同时也能在家尽一尽自己作为儿媳、作为母亲的责任!”值得一提的是,王玉蕾的公公李有林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也是《塔拉之约》剧组的演员和村里的酿酩馏酒的“土专家”。在他们一家人的带动下,村里已经陆续开了4家自酿酩馏酒销售店面。

  “这些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年轻人都热衷于外出打工、进城上楼,一些传统习俗开始淡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了影响。《塔拉之约》唤起了东山乡村民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记忆。”《塔拉之约》的总导演、互助县文体旅游中心职工孙晓莉说。

  “老少边穷地区往往是特色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互助县有着非常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围绕传统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将传统的工艺品、文化习俗进行变现,更能服务于地区经济整体性布局。我们通过盘活贫困地区文化资源,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建设,让村民吃上‘文化饭’,从而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达到移风易俗、传承民族文化的效果。”东山乡党委书记师小兵如是说。

  进入秋收季,演员们都在忙着收庄稼,很多邀约都被婉拒了,除了演员忙的原因,还有一个很大因素是通过这两个月的演出,张启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小问题,也有了一些新的点子,他们需要思考,需要沉淀,需要焕发新的光彩!

  冬天将至,焕然一新的《塔拉之约》,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