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趟出扶贫特色路

06.06.2019  09:24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向170个村选派驻村干部510名,全州贫困村和村集体经济空壳、薄弱村‘双覆盖’;投入各类专项扶贫资金2.5亿元,率先在全省实施了所有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全州119个贫困村和176个非贫困村每村61.75万元以上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全覆盖……”一个个数字、一项项成果催人奋进,65年风风雨雨、65年脚踏实地,全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以攻坚拔寨的勇气,闯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创新发展、率先脱贫的海西州脱贫攻坚特色路子。

   拔除思想上的“穷根”

  与全国一样,农业农村同样是海西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幸福海西建设新跨越,必须始终扭住短板,补齐短板,切断“穷根”。

  针对思想上的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强化思想教育,采取培训会、评议会、现场会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讲授科学技术。同时强化借贷扶持。在全州建档立卡的119个贫困村每村安排省级互助资金50万元。严格执行全省金融扶贫小额贷款“530”政策,向1217户授信贫困户发放“530”贷款金额达4175万元,落实发放贴息补助资金158.72万元。引导鼓励贫困群众进入专业合作社,依托“大手拉小手”,抱团发展。目前,全州已成立了774个专业合作社,先后涌现出“公司+产业园+合作社+基地+牧户”的社企联姻“吉仁模式”“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周边群众”的党建促脱贫带周边“新堉模式”以及“六统一分管理+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横向联合、股份合作“玉舟模式”,引导企业到贫困村流转土地和转移贫困劳动力,有效解决企业缺少原料、土地、劳力等问题。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乌兰干沟村脱贫户王生忠、乌兰县希里沟镇北庄村脱贫户解统芳等脱贫典型现身说法,调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拓展了发展思路,掌握了实用方法,看到了脱贫希望,开辟了脱贫渠道,在全州上下形成了干群齐心战脱贫、携手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打赢了脱贫硬仗

  州委州政府从海西州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和推行“老年人养老、残疾人托养、贫困学生教育助学”三个配套办法,全面构建“1+8+10+3”政策保障体系。做到了政策衔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

  扎实推进专项扶贫。针对全州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渠道狭窄的现状,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民族特色手工业等扶贫主导产业,采取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方式,全面构建“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扶贫产业园”的三位一体的产业扶贫体系。发展绿色扶贫产业。天峻县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0万元与县级配套资金2800万元统筹整合,打造全县扶贫交通物流产业园区,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引导龙头企业探索出了直接参与经营帮扶、用人用工帮扶、订单销售帮扶、创业帮扶、折股分红帮扶、企业救助帮扶的“六轮驱动”产业扶贫模式。发展特色旅游扶贫产业。依托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新型旅游扶贫产业,通过建设自驾游营地,兴办旅游经济实体等方式,给贫困户分红,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群众收入。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伊克拉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永花,发展养殖业发家致富,生活大变样。

  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村民杨占海搬出了危房,住进了78.5平方米的新房,“这房子国家出钱9万元盖的,自己只掏了一万元,政府真是好啊,为我们省了一大笔钱,我们一家四口可以直接搬过来住。”大力深化教育扶贫。全面落实藏区学生15年免费教育、贫困家庭大学生和中职学生资助政策,11.7万人次从中获益;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东西协作机制,采取异地办班方式向浙江省输送学生210名。

   走向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习近平总书记说“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海西州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改革创新,脱贫攻坚创新扶贫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发展集体经济。对全州119个贫困村和176个非贫困村每村投入扶贫专项资金61.75万元以上。如都兰县宗加镇哈西娃村承包40.87公顷耕地全部用于枸杞种植,枸杞产业成为哈西娃村稳增长的主引擎,截至2018年底,村集体收入达到3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98万元,极大地加快了脱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