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赤诚在高原

04.06.2019  09:36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组织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等对口援青省市以及辽宁、解放军沈阳联勤部倾力开展资金、智力、干部和技术“四支援”,统筹安排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在项目建设、设备配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提升、远程会诊、业务管理等方面给予精准援助,援青工作求真务实、有序开展,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出了崭新的局面。

  资金支援强基础

  总投入2亿元建设的“鲁青高原康养中心”,是山东省对口支援海北藏族自治州工作以来单体援建资金最大的项目。除此外,为海北州藏医院投入1640万元建设的藏药药浴系统,投入1220万元新建的2500平方米藏药制剂车间,分别投入1500万元和1100万元建设的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健康服务中心和刚察县哈尔盖镇中心卫生院等一批援建项目,大大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缓解了当地各族群众看病难问题,同时为藏药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江苏省援建投资1.22亿元,实施的海南州中心血库建设、贵德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贵南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医技楼等10个重点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部分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

  在青海大地,建设工地号角声声、旗帜猎猎,一批批援建项目拔地而起。对口援青六省市结合受援地区实际,累计援助资金近7亿元,使全省藏区医疗服务硬件和软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六省市制定“十三五”对口援青计划,提高卫生援助资金比重,计划投入援建资金7.58亿元,助力藏区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发展。

  智力支援强后劲

  浙江省安排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7家三级医院医院分别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等7家县(州)级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其中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每批次派出3—5人管理团队担任海西州人民医院院长、副院长及科主任等职务,全面负责医院的行政管理和规划制定,着力将海西州人民医院打造成当地医疗中心。

  按照建一个品牌科室、帮一个重点专业、带一批骨干人才“三个一”工程实施计划,“十三五”以来,浙江省援青专家帮助海西州人民医院新建3个学科,34项新技术填补了海西地区技术空白,其中4项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心内科挂牌“海西州介入名医工作室”,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余例。天峻县人民医院在象山县人民医院的帮扶下,妇产科、放射等学科得到了逐步加强。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在温州人民医院专家帮扶下开展了首例胃息肉摘除术、食管息肉和肠息肉切除手术。都兰县人民医院在桐乡市人民医院的倾心帮扶下,妇产科、骨科内科等临床科室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根据海北实际需求,山东省先后选派24批次217名专家到受帮扶医院进行科室专业创建帮扶和“师带徒”培养,并开展双向互动交流学习,变“输血”为“造血”,开展了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员、专科护士、急救人员等多个专项培养培训,累计培养中高层次人才90人,新建科室8个,帮扶专业25个,带动了受帮扶医院的整体发展。

  针对青海藏区卫生技术人员短缺和服务能力不强等突出短板,六省市坚持“输血供养”向“造血制氧”转变,把人才培养作为强后劲、促持续的着力点,大力开展智力帮扶。 “十三五”期间,各地累计派出上千名业务骨干蹲点帮扶,举办各类培训班上百期,培训医务人员近万名,免费接收进修500多人次,帮助新建临床科室23个,推广新技术新业务317项,各受援医院人才素质和学科水平显著提升,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危急重症诊疗能力稳步提高,各族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干部支援强管理

  “援青的路很长,但是援青的情很真”。2016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医师范剑离开亲人和同事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开始了他的医疗援青之路。只有四个月的援助周期,他却选择了延长援助周期到两年。在他的努力下,以海西州人民医院为载体,利用浙江援青资金,积极筹建的青海省地区级第一个检验中心— —海西州临床检验中心,于2017年8月正式挂牌并投入使用。

  2018年初,结束援青工作任务的他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仅仅不到半年时间,他第三次以浙江援青医疗组组长的身份来到海西,受组织重托担任海西州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职务,再次踏上援青岗位。

  2016年7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聂文成和同事踏上了援建青海海西的征程。青海给他们的见面礼,除了荒芜的千里戈壁,还有强烈的高原反应,身体的各种不适合和煎熬。

  在克服了各种困难后,聂文成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海西州人民医院先后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急诊PCI手术等复杂手术。心血管内科一举发展成为医院的重点科室,至今,州医院已累计开展各类冠脉手术200余例。2018年,医院申报心血管内科为青海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六省市累计选派政治可靠、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援青干部近50名,分别担任省、州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或藏区县副县长、医院院长等职务。援青干部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视青海为第二故乡,克服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等困难,充分发挥政策水平高、工作思路宽、业务能力强和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用真心、真诚、真情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积极为藏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在争取藏区卫生项目、落实项目资金、强化人才交流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赢得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技术支援强服务

  为切实解决青海藏区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医院和六省市支援医院,借助信息化建设,与藏区受援医院广泛搭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大力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和远程医学教育,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藏区医务人员不出医院门便可得到临床示教,不断提高独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和填补技术空白的能力,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藏区群众不出县域就能享受到国内知名医院优质医疗服务,极大提升了可及性,降低了就医成本。

  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吴捷说,在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海的特殊关怀,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悠悠援青路,深深援青情。各对口支援省市的倾力帮扶,为青海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