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银丝情满高原

13.11.2018  09:03

以网络直播形式为身处全国各地的拉面从业者提供技能培训。

  青海新闻网讯 30年来,十余万“拉面人”在全国各地立足、创业,打拼出一片新天地。这对于世代居住在高原贫困山区、恋土恋乡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农民来说,实属难得。

  由最初一家一户的拉面馆,到现在一道靓丽的经济“风景”线,越来越多的化隆农民跳出农门,跨进了城门。

  一碗银丝情满高原,在不断发展的拉面经济中,许许多多化隆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 

集办公、学习、展览、研发等为一体的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培训服务中心全方位为化隆“拉面人”服务。

   拉近你我他 面向全世界

  曾经,缘于拉面产业,他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公职人员;也缘于拉面产业,辞去10年公职,成为新时代的拉面人。他叫马青云,青海伊麦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青海省拉面产业行业协会会长。

  “拉近你我,面向世界”。这句出现在马青云名片上的话,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语,更是他致力拉面产业,绽放激情的信心和决心。

  马青云出生在化隆回族自治县一个偏远小山村。在他的记忆里,因为拉面馆,家里的生活相比村里其他人家要好得多,这也是他顺利读完高中,考进大学的关键。也因此,对于拉面,他有着很深的情缘。他说,拉面两次改变了他的命运。

  2001年马青云如愿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考进大学的第一天,当父亲拿着特意兑换的一元一元的三千元学费,对他说,这是你哥哥卖3000碗拉面挣来的钱,拉面在他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也给他后来辞职,再造一碗“新拉面”埋下了“伏笔”。

  2004年大学毕业后,考进西宁市公安局,成了全村第一个“上班的”。然而,作为拉面人的后代,马青云清楚一碗拉面面临的机遇和危机。迈过去,可以再次打造一个青海拉面;迈不过去,拉面人该何去何从?

  2014年,马青云毅然辞去热爱的公安事业,一心扑在为拉面人服务和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新时代拉面事业中。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让化隆拉面走上品牌化、规范化的道路?马青云努力寻找着自己的创业目标。

  “互联网+打开了一碗拉面新天地。”马青云说,在互联网+时代,想要为几十万拉面人做好服务,电子商务是最好也是最快捷的服务方式。

  马青云创建了中国首家拉面专业网站——中国拉面网,通过微信商城,为全国各地的拉面人配送食材和青藏土特产,帮助拉面人用互联网思维做大做强一碗面,通过服务中心和网站,将最新最全的劳务信息、拉面资讯等第一时间传递给拉面人。

  中国拉面网从最简单的劳务信息服务,到更深层次的拉面商学院、产品配送等,包含了为拉面人服务的一切内容。让拉面人学会在这个平台上获取信息、学习技能,树立品牌、转型升级……马青云的梦想在一步步实现。

  线下同样如此。10月26日,在位于西宁市城东区的全省首家青海拉面文化体验店,记者看到,一楼生意不错的拉面店既是日常销售店面,同时也是全国各地拉面人学手艺、广交流的好地方。二楼伊麦佳清真食材全国连锁配送中心,小到食盐,大到厨具、碗碟……一应俱全。

  马青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相对规模的拉面店,一个月食材花费大约2万元,一年平均25万元,全国6万家拉面店中青海籍拉面店占半壁江山,如果通过拉面食材配送中心集中采购模式,一年可节省开支10亿元。

  马青云说,作为全国惟一一家大型清真食材配送平台——伊麦佳清真食材全国连锁配送,主要为各地拉面店配送拉面食材和青藏土特产,目的在于以拉面产业带动青海土特产品、农牧产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建设拉面品牌,打造连锁经营新模式。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个城市开展“伊麦佳清真食材全国连锁配送”业务,涉及1.36万余家拉面店,先后有200余人通过青海拉面文化体验店学习店面升级、菜品研发、经营管理等,这其中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国人。

  为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确保每一位拉面人都能够在互联网背景下获得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马青云争取政府投资打造拉面演播厅。演播厅特邀餐饮烹饪技术和餐饮管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和学者,为全国各地的拉面人进行线上培训,帮助他们利用互联网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2017年,马青云先后两次发起青海拉面品牌联盟。因为他坚信,这对创新拉面商业模式,促进拉面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不可估量作用。事实证明,马青云和他的团队做到了,两次签订“伊麦佳品牌联盟”的拉面店近200家,“伊麦佳”品牌牛肉面受德国政府邀请,走向德国。

  2018年,与阿里巴巴、网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上海、杭州、苏州三地及周边城市选择1500家符合条件的拉面店试点,投放智能收单POS机,将拉面店的收银、餐饮管理互联网化,引进大数据分析,实现一碗拉面的华丽转型!在马青云心里,做好一碗拉面,就是他坚持的使命。 

化隆县已在全国二百七十多个大中城市开办拉面馆一万五千家。

   时代弄潮儿 致富引路人

  “这几十年不容易,作为庄稼人,遇上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让我走出大山,虽也尝尽了酸甜苦辣,却和拉面结缘……”说这番话的是化隆县第一批出去闯荡的“拉面人”韩进录,忆往昔峥嵘岁月,不禁让他感慨万分。

  1960年,韩进录出生在城西公社庙尔沟大队(今巴燕镇庙尔沟村),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辈,在积贫积弱的环境中艰难生活。面对窘境,他的父亲笃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在父亲的坚持以及自身的努力下,他读完了初中,成了当时乡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与此同时,通过大队书记和公社领导的推荐,17岁的他成为一名教师。

  “父母常年患病,兄弟姐妹又小,一个月20元的工资根本不够家里开销。”就这样,当了几年民办教师的韩进录毅然踏上独自闯荡的道路,挖金子、开货车……尝遍了艰辛,最长的时候一年多没有回过家。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南下经商的讯息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当听说有人到广州开拉面馆能挣钱,来不及细琢磨,便跟着村里几个胆大的年轻人,扎进南下创业的大潮。

  万事开头难。“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天气炎热、缺少资金,都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白天找店面,晚上睡在乡亲的饭馆里”,在大家的帮助下,1988年,韩进录在厦门开了第一家拉面馆。

  拉面馆刚开业的时候,雇不起人,洗菜、打扫、采购、管理,啥活都干。命运从来不会辜负为了梦想而勤奋努力的人。经过七八年艰难打拼,韩进录在拉面馆里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化隆人开始外出务工开面馆,一人带一人、一家带一家、一村带一村,因为有了拉面产业,化隆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眼光独到的韩进录看到这一契机,于1991年回到家乡,开办了第一家粮油加工企业,通过不断摸索,粮油加工厂办得有声有色。

  2000年,韩进录又和几个致富能人转战到西宁市,成立西宁大西门餐饮有限公司,从这一年开始,他的事业进入上升期,获得多项荣誉,2010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现在,韩进录不仅是化隆县工商联主席、海东市工商联副主席,还是青海省工商联副会长,并且多次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身份为拉面产业建言献策,他说,“化隆拉面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做大做强。”

  2012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化隆拉面开始在全国积极推广“四统一”,即统一装饰风格、统一店员服饰、统一拉面简介、统一店名牌匾,分散在全国271个大中型城市、由化隆人经营的拉面馆开始创出“化隆拉面”品牌。2016年,为了进一步发展拉面产业,韩进录和一部分拉面带头人发起成立西宁化隆商会,为拉面产业的长足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致富不忘本,饮水常思源。韩进录时常想着为改变父老乡亲的生活状况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近11年来,他个人捐资助学达980多万元,2000多学生受益。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近50人,带薪在岗实训30多人,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摆脱生活的窘境。

  回望来路,韩进录觉得自己很幸运,他说,如果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靠着一亩三分地,永远也发展不起来。他说:“要想做强化隆拉面产业,最重要的是要有‘胡杨精神’,胡杨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只有具备这样的品格,才能让‘化隆拉面’成为百年不倒的好品牌”。 

位于青海省扶贫拉面产业培训服务中心的中国拉面网客服中心24小时为全国各大城市及化隆各乡镇拉面店、拉面学员提供法律、社保、出国开店、劳务输出等咨询服务。

   群众致富面 化隆金名片

  金秋十月,走进群科镇大庄村村民谭明德家中,一颗颗挂满枝头的梨子,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站在树荫下的谭明德、马晓瑛夫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在很多大城市开过拉面馆,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化隆拉面’。如果有人问,化隆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就自豪地告诉他们,化隆是中国的拉面之乡!”谭明德说。

  谭明德,群科镇大庄村第一批走出去开拉面馆的人,他曾将自己的拉面馆开在广州、汕头、西安等大城市的繁华地带,也曾将化隆拉面带进重庆医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食堂。现在,他回到家乡办起农家乐,开启了创业“第二春”。

  2004年冬天,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外开拉面馆,谭明德也决定去广州闯一闯,于是贷款10万元和朋友坐上了开往广州的列车。

  第一次出门,人生地不熟,更别说开店经验。几番周折后,他花9万元接手了同村乡亲的拉面店。却不成想,原以为一切顺利即将步入正轨的拉面店,却在开业不久,由于经营不善,收入急剧下降。如何搞活经营,增加收入,成为谭明德的心头大事。丰富菜品花样,吸引顾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于是,他聘请专业厨师增设晚间烤串,妻子马晓瑛做起盖浇饭、肉夹馍等。花样多了,来吃饭的顾客自然就多了。在以后的几年里,谭明德的拉面馆增加到三家。2009年,谭明德将自己的拉面店全部转让,转型将化隆拉面开进了高校食堂。2014年,谭明德回乡创业,“看着近几年乡村游越来越火,我决定利用家里的7亩(0.47公顷)果园打造成农家乐”。“你家位置太偏,交通不方便,肯定要赔本”,亲戚的劝诫至今记忆犹新,马晓瑛说:“但我们就是硬着头皮去做。”2016年8月1日,大庄村第一家农家乐“谭家大院”对外营业。开业初期,为扩大知名度,谭明德到处发传单,在手机朋友圈打广告,还做了菜品打折等促销活动,等到梨子成熟的时节,吸引周边许多人前往农家院,大伙儿对农家院的菜品也夸赞有加。刚开业的两个月时间里,夫妻二人一算账,农家乐挣了差不多14万元。

  “杏子、香水梨、芭蕉梨、苏梅梨、软儿梨、冬果梨……”马晓瑛细数着果园里的果子品种,脸上洋溢着喜悦。

  靠着拉面馆的经营积蓄,谭明德盖起了小二层楼房,办起了农家乐,开上了轿车,一家人吃、穿、住、行,都向着城里人看齐,夫妇俩也干劲十足,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谭明德一家的变化,是无数个拉面人生活变化的缩影。拉面,不仅让更多的像谭明德这样的人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也让更多外地人品尝到青海的美食,爱上大美青海。

青海品牌商品馆成功落户“小商品王国”
  按照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我省“一优两人民政府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