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疆科技创新中心加速崛起
古老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商贸之路,还是一条闪烁先人智慧之光、传承人类文明火种的科技交流之路。 2000多年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让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这条连接亚太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全球最长经济大走廊”上,科技必将成为引领与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核心力量。3月28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加强科技合作,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再次以愿景的形式得以确认。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同时,致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科技创新中心。
国际科技合作风生水起
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同处于欧亚板块的中心位置,地质构造相互衔接,地质条件较为接近;同属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区域,都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理条件极为相似;大部分地区为荒漠半荒漠地区,水资源都比较短缺,都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均是矿藏富集区,油气资源、矿物资源与土地、光热等自然资源丰富;这一区域既是能源富集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开发、生态保护与恢复方面面临着保护性开发的共同课题。因此,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天然成为休戚与共、命运攸关的“命运共同体”,在科技合作方面也具有诸多共性及互补性。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阿吉艾克拜尔·艾萨近期正忙于中亚药物研发中心的新项目申报。作为中国科学院首批海外机构,2014年3月,中亚药物研发中心正式落户塔什干。为了推动新疆民族药走向国际市场,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积极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合作,目前已在塔什干建成天然药物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联合实验室、大分子化合物研究联合实验室等。阿吉艾克拜尔·艾萨说:“中心联合上海药物所、大连化物所、昆明植物所等单位,目前已启动9项科研项目,新药石榴皮泡藤片和TPN729在乌兹别克斯坦已完成注册。今年还将申报6项科研项目。”
来自自治区科技厅的数据显示,新疆与中亚国家间的科技合作总量占到了全国的80%。从最初的农业畜牧业,到地震、矿产资源勘探,到如今的高新技术领域,涉及领域20多个。仅2014年,我区就成功申报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对俄专项、政府间合作项目20余个,安排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74个,总投资达1.33亿元。
据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张小雷介绍,近年来新疆积极参加上合组织框架下科技部长例会合作机制,牵头建立和发展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合作机制,已建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家。新疆农科院、新疆畜科院、新疆师范大学等都承担了多个科技部、农业部国际合作项目,与中亚及俄罗斯等国已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张小雷说:“当前,我区已踏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征程,科技是将资源优势和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先导,寻求科技合作是各方共同的诉求。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加快构建向西开放的科技合作新格局。”
一个“中心”撬动区域合作全面升级
4月1日上午,在新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经济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内,数台服务器正在运转,通过这些“中枢神经”,我区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的科技信息、科技统计数据等可完成交换与共享。据该研究院院长牛新民介绍,目前,该院信息中心拥有300T信息处理能力,已建成知识产权、中亚科技信息、特色农副产品、新疆棉花等多个特色数据库,同时建成在中亚五国落地的中亚科技经济信息网。“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已经启动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信息分中心的重要节点。”牛新民表示。
相似的经济结构、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共同面临的技术领域问题,被普遍认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具有科技合作广阔前景的重要原因,然而多年来我区与中亚各国的科技合作还比较零散,大多是科研院所、企业间“一对一”的合作对接。从2013年起,这一状况开始改变。
2013年9月9日至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二届科技部长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宣布中国将在新疆建设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并邀请各成员国参与中心建设。时至今日,这一构想正在变为现实。
据自治区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董平介绍,该中心是一个开放式平台,由一个总部、六大中心组成,总部设在乌鲁木齐,六大中心包括科学中心、信息中心、产业中心、农业中心等。作为核心区建设的大动作之一,其定位是一站式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未来不仅要建立面向中亚区域的科研数据库、资源库、环境监测及地震预测等网络,还要形成集科技信息交流、战略研究、学术交流、新技术新产品展示、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培训、成果推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科技合作枢纽。
张小雷表示,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将进一步促进新疆与周边国家科技合作模式战略升级,推动科技合作从低级到高级、从宽松到紧密、从低效到高效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转变将拉开以科技合作带动区域全面合作的序幕。
打造辐射中亚创新高地
日前,科技部新认定4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新疆塔城农业科技园区名列其中。塔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依托沿边经济带的农业资源优势、巴克图口岸的地缘优势等,发展现代外向型设施农业和畜牧养殖业。而作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区,该园区极有可能成为带动科技成果向周边国家流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高地。
新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正在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技园区建设框架研究。牛新民认为,新疆已建立26个国家和自治区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54个国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今后应考虑建设更多国际科技合作园区,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载体,以服务业为支撑,促进科技合作交流与技术转移,让科技成为流动在国家与地区间的“活水”。
科技合作的前景不止于此。新疆正朝着打造辐射中亚的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奋力前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指出,目前中国科学院已启动学部咨询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格局与发展潜力研究”,其内容包括: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交通建设、文化旅游、能源和资源及SICT(空间信息通讯)技术。新疆与中亚国家在上述领域都有广阔合作空间,例如,中国科学院在喀什建有卫星接收站,可以接收16颗卫星的数据,辐射广大中亚地区。我们可以积极运用这些数据开展各类研究,与中亚各国实现互惠共赢。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文交说,新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处于中亚成矿带中。中亚五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且拥有很强的科研优势。在成矿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新疆需要与中亚国家开展更多交流合作。目前,我方科研人员已申请《环巴尔喀什和西准格尔地区成矿背景研究》及《西天山成矿背景研究》两个“973”项目。未来将与中亚各国共建实验平台,共享科学仪器,同时与中亚国家联合培养人才,培育更多青年科技人才。
文章来源:新疆日报 2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