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20万亩干渴的土地

06.11.2019  08:25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被誉为“高原小江南”的贵德县,是青海为数不多的农耕“精华”地区之一,而头顶“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却只能靠天吃饭。黄河过境水量虽较丰富,但干流供水量仅占贵德总供水量的19%。水,成了制约贵德现代农牧业发展、旅游综合开发、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瓶颈。于是,跨越天堑、横贯山间的拉西瓦灌溉工程便应运而生。

  2019年初夏,牵动10万贵德各族群众的拉西瓦灌溉工程全线贯通,一次性通水成功,彻底解决了贵德5个乡镇、87个行政村20万亩(1亩≈0.0667公顷,下同)土地的“干渴”。

  望着水花从管道冒出,拉西瓦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从事农牧区水利建设工作30余年的李占彪,心中百感交集。

  现年54岁的李占彪原任贵南县水利局局长,2012年5月调任海南州水利局副调研员兼拉西瓦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挑起了拉西瓦灌溉工程的重担。

  工程区位于贵德县境内、地处黄河上游的拉西瓦电站水库南岸,工程自该电站预留的2440.38米高程的农灌口取水,通过建设引水灌溉配套工程,将黄河水引入灌溉区。灌溉工程中间要穿越三座大山,两大河滩。

  面对这个投资14.4亿元的庞大工程,李占彪没有退缩也没有犹豫。他常说:一样的粮能养出百样的人,一样的创业平台,锤炼出不一样的水利人。只要有“水长能装千里浪,地宽能装万里山”的雄心,我们的“辛苦指数”就会变成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工程尚未破土动工,他先期带领工程建设管理局的七八名干部和技术人员,对拉西瓦灌溉工程涉及的87个行政村、431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逐一走访,调查摸清现有农牧业水利基础设施情况,一个村一个乡察看干裂的土地,丈量现有渠道的利用率。

  面对境内滚滚黄河,却人畜饮水困难,广袤的土地仍然面临着干旱缺水的尴尬,面对全县8.02万亩可耕土地因缺水面临着撂荒,面对被愁云笼罩的村民,李占彪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李占彪上跑省水利厅、发展改革委和设计部门,下跑项目收益乡镇和村社,为了一道渡槽,一段干渠尽量少占用村民的耕地,他再三与设计单位协商,尽可能优化设计方案,节约用地。他到村民家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村民顾全大局,舍小利顾长远,为灌溉工程顺利进行提供方便。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省、州、县水利部门交给的任务,李占彪连续三个多月蹲守在施工现场,家中80多岁的老母亲体弱多病,双目失明,每月几乎都要住一次医院,医院曾多次下病危通知,但李占彪只能在电话中向妻子了解母亲的病情。放下电话,压下内心的愧疚,他便铆在施工一线,心无旁骛。

  2018年拉西瓦灌溉工程建设到了关键节点,渡槽跨度大,施工地域复杂,李占彪白天在工地反复察看,与工程技术人员探讨施工方案,深夜召开“诸葛亮会”,鼓励施工单位不断优化技术创新,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付出终有回报。长2730米、高50多米,单件重达380吨的预制件,整体一次性吊装成功,创造了青海水利建设史上的第一。

  为了这项史无前例的惠民工程早日竣工,李占彪要求施工、监理等单位一步一步定措施,一段一段查漏洞,一环一环抓质量,一项一项搞评比。全面实施管理规范化,施工科学化,监管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坚持做到监督检查到一线,制度落实到一线,政策服务到一线,定岗定责到一线,奖惩兑现到一线,从而保证了主体工程的正式竣工。

  随着拉西瓦灌溉工程全线通水,贵德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达20.02万亩,其中有效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8.2万亩,全县人均增加水浇地1亩,有效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均年增加收入1000元。每年为村民节约农田提灌电费365万元,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创造一个山更青、天更蓝、水更清、百姓更幸福的生存环境注入新的活力。

  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憧憬着更加灿烂的明天,李占彪说,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