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建堡守河湟

15.08.2016  19:32

   河湟谷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设堡建寨,是历代统治者对河湟地区统治的措施和手段,久而久之,这些堡寨形成了不少以“堡”为名的村落。这其中很值得一提的就是以王氏兄弟命名的三个堡,这三个堡均建于明朝,是由同一家族的三兄弟命名的,它们是:西宁南川的王斌堡、西宁东川的王同堡以及现今贵德的王屯。我省地方史研究专家靳育德先生说:“这几个地方都是明朝官府派兵镇守河湟设立的。其中这三兄弟为青海局势的稳定及开发河湟地区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史料记载,元末,各路豪杰逐鹿中原时,江西宜兴人王猷参加了朱元璋的红巾军,后在宜兴、庐州等战役中屡立战功,因此深受上司赏识,屡受嘉奖,后因军功被授予昭信校尉。明王朝建立后,政府为了巩固西部边陲,开始实行军屯制度,王猷和他率领的军户作为河州卫中左所的正规军屯,驻扎河州。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王猷奉命去甘肃征剿叛乱,不幸阵亡。

  “后来,王猷的长子王华承袭了王猷的职位,并奉命调往归德(今贵德)军屯实边,再后来这个屯就以姓为名,如今贵德县的‘王屯’就是王华的后裔屯田戍边的地方。”靳育德先生说,“《西宁府新志》中有记载:永乐四年(1406年),拨为贵德守御千户,今城东南王屯即其苗裔。”

  王猷的次子王斌奉命到了湟中县驻防,他当年驻防地在南川河西岸,与邻近的老幼堡和伏羌堡(今徐家寨)形成三足之势,共同守护着南川去西川、马鸡沟峡、峡门三条由南向西的交通要道。“当时伏羌堡和老幼堡都在南川河东面,只有王斌的驻防地在南川河以西,而且早在明洪武二十五年,政府就派兵在伏羌堡驻扎,所以河西的防守比较空虚,由此也可以看出王斌镇守之地的重要性和他镇守任务的艰巨性。”靳育德先生说:“后来,王斌的后裔逐渐发展成当地望族,人们也就把他的驻地称为了‘王斌堡’。”

  我省有名的文人杨兴霖(清嘉庆十五年)就出生在这里。据记载,杨兴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参加乡试,一举中举,第二年赴京应考,高中进士,两年连中举人、进士,因此被人们誉为“联捷进士”,但适逢父丧,他就在父亲坟前盖了一间小屋,戴孝守坟,“庐墓三年”,一时在乡里传为佳话。守坟期满后,杨兴霖被派往四川彰明县任知县,在职期间,他抓教育、促生产,深得民心。后因母丧离职返乡时,“邑人感激泣送,不以千里为遥。”杨兴霖返回青海后,在政府和官员们的倡导下,积极参与已经破败的原湟中书院修葺重建工作,并被推举为该书院主讲。在湟中书院授课期间,他“启迪后进,不遗余力”,还写有《重兴湟中书院暨膏火记》。在他的培养下,一大批河湟学子考取功名,为青海文化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杨兴霖病故于西宁。

  王猷的三子王同奉命前往西宁东川驻防,所驻防之地后来被称为“王同堡”,如今,王同堡已更名为小寨。“据记载,以王同家族为核心的军队驻防西宁东川后,就在驻防地建起了庞大的寨院,寨内有南北走向的总巷道,巷道两侧规划整齐,院落紧凑,巷口东侧的寨门上还设有瞭望台,寨院东西两侧各建有一栋瞭望楼,与寨门的瞭望台遥相呼应。”靳育德先生说。

  后来,王同家族的风光逐渐淡去,其他姓氏家族慢慢迁入了堡内。到上世纪50年代,王同堡堡名已经逐渐淡化,“小寨”这个地名被逐渐通用,直至它完全替代了被人们叫了数百年的“王同堡”。

  “尽管史料中对王华三兄弟的具体历史功绩记载得很少,可是他们的镇守对当时河湟地区的安定和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靳育德先生说:“而且,昭信校尉的三个儿子分别在贵德、湟中和西宁留下了‘王屯’‘王斌堡’‘王同堡’三个地名,这不能不说是青海地名史上的一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