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三基”强“三基” “农综系统”打通基层工作“末梢神经”

12.04.2016  08:59

  青海新闻网讯 基层工作,内容杂,任务重,最讲究的两个字,莫过于细致。

  4月5日,清明节后上班第一天。

  一大早,在海东市乐都区下营藏族乡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

  “麻烦问一下,今年的高龄补贴怎么发放?”在民政窗口前,一位老人高声问道。

  “阿爷,您是哪个村子的?说一下您的名字!”年轻的工作人员吴长林笑着问。

  “李才旦,上营村的!”

  在操作页面上勾选出上营村,输入年龄后,这个村所有享受高龄补贴的群众信息一目了然。

  “阿爷,您放心,您86岁了,高龄补贴肯定不会少。但目前没有确定发放时间。等定下来,我给村上打电话通知你们!”

  “师傅,我们家今年评上低保户了吗?我想过来确认一下!”李才旦老人刚刚离开窗口,祝家村的祝芝兰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同样,输入村名和姓名后,短短几秒钟,祝芝兰就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现在办事速度这么快,我原本以为要等一会儿呢!”

  祝芝兰说得没错,几个月以前,来乡上办事的确没这么利索。

  “以前,我们的工作负担重!”副乡长王才郎吉说,“各项惠农政策都在一线实施,民政、计生、农牧等部门需要的数据特别多,来回找、来回查,一上午都办不了几件事。”

  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王才郎吉对这份工作一门清。在她的印象中,现在不到10分钟就能为群众解决的事情,在过去,可要费不少功夫。

  “举个例子来说,群众来办低保,详细情况都需要打电话到村上询问、核实。打通电话还好,要是联系不上,就得自己开车去。一个来回,就得一上午。这还需要村上有人。要是运气不好,还得再联系。”

  了解群众信息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办事效率。而一套套分门别类的数据,也成了基层干部们的“难心事”。

  王元霄是乡上办事大厅的“老人”了,几年的工作干下来,他一肚子苦水。“一个部门一套数据,有时向区上做个汇报,得一页页地找,一项项地记。费时费力不说,就怕出差错。”

  2015年3月,在白土庄村调研时,乡党委书记吴金祥看着村上电脑里的村民信息情况登记表,很受启发。表格制作简单,村民信息一目了然。

  “回来我就一直琢磨,乡上有10个村,1200多户,近5000人。要是能有这样的一个系统,把村民的所有信息录入进去,只要需要,一输入姓名,各项数据一清二楚,那今后工作起来,可就方便多了!”

  说干就干。下营藏族乡组织领导班子、党政办、农林水牧站所负责人和村干部,根据实际工作提出系统研发设想,并组建软件开发协调工作组,汇总和设计涵盖了乡镇各类工作的表格,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和验证,确定了乡镇10大项134小项统计数据,委托有资质的软件研发公司开发了全区首个覆盖乡镇和农村各项工作、各类数据的报备、筛选、统计、分析的“农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采取‘一库多统’方式,改变了以往民政、农业、两房等数据分割成一表一统的状况,打破条状数据共享分隔。以村民个人基本数据为基础,村民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房屋结构、补助享受、耕地面积、产业机构等50余项基础信息混合使用,实现了乡镇各项工作数据的相互支撑!”在王才郎吉看来,这真正实现了“在电脑前,办所有事”。

  2015年8月,系统研发成功,经过实际操作、调整后,11月正式开始录入群众信息。

  “目前,录入工作已经完成了90%以上,还有极少数常年在外居住的村民信息尚未核实登记。等到录入工作全部结束,我们就开始就行抽样检查,确保数字准确无误。对于这个系统而言,准确才有实用价值!”吴金祥如是说。

  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随着“农综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住建系统需要的农户房屋结构、人社系统需要的劳务经纪人情况等等信息都能直接从系统查询统计,极大地提升了基层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

  去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蔺锦程一来基层就尝到了“农综系统”的甜头。“系统操作简单方便,群众有疑问时,我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能对情况了如指掌,按照政策为老百姓办事,群众自然就满意。”

  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为群众提供的服务也就更及时、便捷。

  去年,因为工作疏忽,信息登记不完整,祝家村的祝增鹏老人没有享受到高龄补贴。在系统投入使用后,显示的全村享受高龄补贴的村民人数和上报人数不符,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为老人办理了相关手续。

  塔春村村委会主任李卓么端智说:“以前来乡上办事,常常拿着一沓子表格,而现在只需要统计好村民的姓名就可以了,其他的,通过这个系统都能查到!”

  “就像现在扶贫工作要求精准一样,我觉得我们的工作也得讲求精准。”对于这个实现了信息工作基础化和基础工作信息化的“本土化”系统而言,吴金祥感触颇深。“这是我们乡上的一个创新举措,没有可供我们复制和借鉴的经验。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假以时日,一定能有效推动我们农村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