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三基"强"三基":小高陵,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04.11.2014  11:37
核心提示:   枝繁叶茂,逶迤而来的仲夏,正在让生命的张力于高耸的躯干间拔节、向上。  经历了风雨的侵袭与洗礼,见证了岁月的欣喜与蓬勃,那一颗颗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植下的白杨树,似坚毅沉默的士兵般无怨无悔地值守

   枝繁叶茂,逶迤而来的仲夏,正在让生命的张力于高耸的躯干间拔节、向上。

  经历了风雨的侵袭与洗礼,见证了岁月的欣喜与蓬勃,那一颗颗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植下的白杨树,似坚毅沉默的士兵般无怨无悔地值守奉献在这片土地上。

  八月,登临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对面的山坡,我们的视野遭遇了“层层梯田连九霄”的强烈冲击。

  这冲击,不仅是几代人在日月山下、药水河畔,治山治水对山河大自然的改造,更是一代代人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依靠基层组织、发动基层群众、夯实基础工作,用双手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壮举”!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代代小高陵人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顽强不屈、锲而不舍的时代强音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青海高原风光好,日月山下红旗飘。人如海、歌如潮,挥银锄、志气豪。劳动开创新天地,高山低头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秃岭换新貌……”

  今天,走进小高陵村,当我们和干部群众共同回忆一代代小高陵人的艰苦奋斗史,倾听各族群众顽强不屈、锲而不舍的进行曲时,突然发现,这是世间最美的歌声。

  在上世纪70年代,这首《小高陵人民多奇志》的歌谣脍炙人口。这是一代代小高陵人艰苦奋斗史的传唱,更是各族群众顽强不屈、锲而不舍进行曲的强力合奏。

  “春天无雨难下种,夏天洪水遍地冲,秋收打碾一场空,愁吃愁穿难过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海拔2600至3200米、年降雨量只有350—400毫米的小高陵,是一个地薄水缺、植被稀疏、风沙肆虐、灾害频仍的穷山村。

  面对如此困境,小高陵人开始了改造山河、战天斗地的伟大实践。

  上世纪50年代末,村民们从山脚下开刀,在后阳坡的卧龙山上一铁锨、一掊土,整整挖下了用于植树种草的22万个鱼鳞坑。

  不曾想,一场自上而下的洪水让所有的辛劳付诸东流。

  贫瘠与失败考量并淬生着小高陵人的发展智慧与理性光芒——“必须从山顶治理开始,鱼鳞坑改修成水平梯台,自上而下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阶梯式农田。”

  于是,学习大寨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十二个生产队齐上阵、全乡群众大会战,采取常年专业队与农闲突击队相结合的方法,一沟一坡、一山一梁,分片施治。

  苦战七年,三条沟、八座山、十五面坡,78%的水土流失面积得以治理;兴修渠道三条、小型水库两座、水轮泵站一座。

  苦战七年,开垦梯田7200亩、四旁植树16万株,全村人均有了两亩以上的旱涝保收田,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沿沿上走晕了,这么高的阿么修上了?”“砝码呀、实服到底!”一时间,来自省内外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旱地变水地、修电灌站引水、想办法精耕细作;组织村上的老人成立“田管队”,抓典型、抓先进。

  每年8月18日,召开劳动总结评比会;一时间,争先恐后、赶超比学、勤勉创业成了小高陵村再平常不过的风潮。

  而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大洪水中,周边村子均遭灾严重,小高陵村的安然无恙也更加凸显了当年小高陵人不屈不挠、治山治水、科学种田的智慧与豪气。

  在那个温暖的午后,当中共十四大代表、小高陵村第七任村支部书记李积富与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们,说起当年小高陵人热火朝天、苦干实干的豪情时,颇为自豪。

  在那个普遍粮食亩产量不高的上世纪60年代,人们曾把亩产达到400斤、600斤、800斤形象地称作“上纲要”、“过黄河”、“过长江”。

  而水不下山、泥不出沟,亩产达到700斤,治山治水后的小高陵村粮食亩产量却在那时“过了黄河”。

  国庆节前夕,小高陵村召开党员大会。特意请来老支书李积富、当年的“小高陵铁姑娘队”成员马菊芳、狄培芝等老人们,以当年苦战奋战小高陵的切身经历和不修好梯田就不结婚的“铁姑娘精神”给大家上党课。

  重温小高陵村当年“过了黄河”的辉煌,台下的党员们倍受鼓舞。记忆一下子把村民李忠林带到了1971年在部队当兵的日子,他说:“那一天,部队播放《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纪录片,看着片中讲述小高陵村修建梯田的感人故事与场景时,他作为小高陵人骄傲极了。”村党总支副书记王金龙激动地表示,今天小高陵的发展要特别感谢老一辈人打下的基础。没有当年的先进支撑、典型作用,就没有小高陵今天的富裕文明。

  是的,不论是春光中的草色萌动,还是夏日的郁郁葱葱,再到秋天的色彩斑斓,抑或是隆冬的厚重内敛。一垅垅、一畦畦几代人纯手工,一铁锨一铁锨、一背篼一背篼开挖出来的梯田,于有形无形间托起了这片土地的丰盈。

  这丰盈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治山治水、修建梯田的基本建设为今天小高陵的农业稳产丰产、物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当年优良的艰苦奋斗传统和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代代延续、薪火相传,使得小高陵村始终保持着风气正、干劲足的精神面貌。

  齐心协力建家园——

   基层党组织发挥先锋堡垒作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构筑起坚实大厦

  盛夏时节,千亩产业林带上的苗木作物在微风中泛着碧浪,山陵青翠、碧水潺潺;在田园牧歌般的村庄里,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整洁,黄墙红瓦的新房依次排开,新建和改造的村庄整洁划一。

  日月山下、109国道沿线,一家家林立的店铺前车水马龙,过往司机和游客都要停下来尝尝远近闻名的“小高陵排骨面片”。从最初的一两家店面到现如今的近七十家饭馆,昭示着小高陵人敢为人先、接轨市场的创新与活力。

  2013年,全村粮油总产20万公斤。全村总收入140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农民的绿色银行——千亩产业林带”项目实施为契机,创办苗木经济合作社,实行全村农户股份制,流转109国道沿线500亩土地,发展林业经济亩均增收500元,就地就近转移安置了300多名本村富余劳动力。

  村“两委”在践行群众路线问计于民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林业产业,强化村办企业,拓展第三产业,各种经济协调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经济发展思路和“集镇三产服务、发展苗木经济、加强劳务输出”为主要突破口的群众增收途径。

  “我们村上的干部们不谋私利,帮着跑贷款、找项目、谋长远,心思都在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上。若没有时任村支部书记李积福26年前借给我们400元钱鼓励我俩开饭馆,我们两口怎么都不可能会有今天。”

  作为小高陵村排骨面片店首创者的村民李忠林夫妇对村领导班子充满感激之情。有着40年党龄的李忠林在致富后不保守、不自私,热心地把排骨面片的技艺与经验传给了其他村民,带出了小高陵村一家家经营颇佳的排骨面片馆。

  利用青藏公路穿村而过的优势,大力发展石材加工、餐饮农家乐、汽车维修等三产,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先后建起村办和个体私营企业4家、从业人员240人、年产值达460万元;餐饮个体经营户达52户、就业人员160多人,年总收入170万元;年劳务输出600人(次)收入1200万元。

  村党总支多次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种植能手等到邻县学习考察温棚种植等技术。培养了一大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种养殖业能手,全村已有80%的村民从事牛羊繁育、年畜牧业收入达200万元。

  没有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工作就无法落实、无法推进。走过这么多年,我们切实感受到小高陵村党总支在夯实基础工作、做大“农村经济”文章中,努力提升服务群众的基本能力。

  在五十年代,他们靠着发动群众,彻底改变了荒山荒坡的贫瘠;在随后掀起的更大规模的治山治水运动中,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吸取群众意见制定了农田基本建设综合治理和改造的规划。

  在今天,面对村发展中建设项目多、需要协调解决的事务多、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多等实际,村“两委”坚持推行“三议一表决、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有效发挥村党总支的核心领导作用。

  党总支积极采纳群众意见,实行集镇门前三包、村庄分片到户、环境卫生定期专项整治等制度,每周每月,村里各社都会有党员和村民们自发走出家门,打扫家园、清理垃圾。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4%,基本上解决了农民“老有所依、病有所养”的问题。与此同时,文明村、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争做文明人、文明事,改善了村风民风,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

  不论白天夜晚,还是严寒酷暑,不管治山治水,还是发展农村经济,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以认识的高度统一、行动的高度一致、力量的高度凝聚、氛围的高度和谐,绘就了一幅“齐心协力建家园”的美丽画卷。

   敢为人先,实干善成——

   汇民智、聚民力,推动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中充分发挥作用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小高陵人几十年艰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革命史;小高陵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就是长期坚持的艰苦奋斗作风,靠的是代代秉承、人人弘扬的优良传统。

  年逾古稀的李生林老人,年轻时是村上的电工兼电影放映员。他质朴地告诉记者: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电影很受欢迎。那时候,他一天要跑好几个地方,忙来颠去间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可自己感觉到无比充实与幸福。

  “因为,我是在为老百姓放电影。”平实的话语道出了那个年代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情怀。

  仔细咀嚼回味,李老的话更是真诚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抓“三基”强“三基”首先需要解决的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几十年如一日,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小高陵从来没有被忽视和放弃过。

  村委会主任李明海告诉记者说:发扬传统、永葆先进是小高陵的优良品格,几十年来,小高陵村班子团结干事、小高陵村民风淳朴,从来没有出现过村干部不正干、贪污腐败或班子有问题的。

  村党总支以远程教育为平台,坚持每月2次的集中学习,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以及市场经济、科学文化和农村实用技术知识,让每位党员干部了解小高陵人民的创业史、发展史,不断提高基层组织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和解决自身问题等能力。

  2012年7月,还组织村党员干部去山西大寨参观学习。在大寨和小高陵的比对学习中,大家更加坚定永葆先进、奋勇向前的决心与信心。

  年初,村里争取配备环卫车一辆,垃圾箱78个,设置垃圾收集点1处;实施困难群众危房改造334户,奖励性住房399户,新建卫生厕所56户;为家庭困难的村民落实低保政策、残疾人阳光家园补助。

  通过一系列事关群众最现实、最直接利益的点点滴滴问题和困难的及时解决,村“两委”班子“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颜生福无限感慨地表示,小高陵村现有2193人,设有党总支部1个、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3人。几十年来,尽管村党总支领导班子换了多届,但是全村党员干部时刻不忘小高陵人民的创业史、发展史,时刻铭记“发扬传统,永葆先进”这一宗旨,用一任接一任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一茬接一茬不畏困难的实干精神、一件接一件为民办事的服务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增强了党总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今年“七一”正式入党的村民张天顺表示,是小高陵村党员干部身上的共产党员风范让他深受感染,多年来他一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递交入党申请的那一天他就暗暗发誓:受益于党的好政策,自己这几年在外致了富,今后还要带领其他贫困户尽快富起来。

  …… ……

  每年7、8月油菜花开的时节,小高陵漫山遍野交织着黄与绿这些最富生机的生命底色,如同黄绿相间的彩带,美不胜收。

  小高陵梯田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被列为湟源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201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进一步弘扬小高陵精神,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激励各族人民以更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投身改革发展伟大实践,凝聚起建设家乡的强大精神动力,湟源县今年初决定在县委党校设立小高陵精神教育展馆,作为全县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的基地。

  “‘敢为人先,实干善成。’小高陵精神作为一种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精神的一部分。实践证明,小高陵精神从产生、发展到发扬光大,既是小高陵干部群众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又是时代发展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小高陵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小高陵精神的内涵还有待于各族干部群众在抓‘三基’强‘三基’的实践中不断去丰富与完善。”湟源县委书记马建立深情地说道。

  这个曾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干劲和韧劲而成为青海改变贫穷落后、恶劣生态面貌的一面旗帜和著名典范的村庄。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抓“三基”强“三基”为抓手,让老典型焕发出更加厚重的现实意义和更为强大的生命活力,将谱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