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传说 青海本地马铃薯五月上市了

15.05.2019  11:20

   平均亩产3071.4公斤,其中单个薯体最大重量1.165公斤

  省农科院研究院王树林(左1),咸文荣(左2),青海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岩(右)因试验结果喜出望外。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5月13日,位于多巴镇玉拉村的青海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日光温室内正在起获种植的马铃薯。一旁省农科院的王树林研究员、咸文荣研究员在忙着仔细核对不同株距、行距的试验产量,而闻讯赶来的民和县马铃薯收购贩运商穆晓成则守候在温室里等着将收获的马铃薯装车。

  试验基地11栋约10亩温室去年12月播种的马铃薯,五月初就已成熟。5月7日由省内权威农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现场量方抽样测产,折合亩产2972.9公斤,其中单个最大重量达1.165公斤。

  实验项目穆晓成看着表皮光滑的“棒棒洋芋”有些兴奋:“青海本地的马铃薯这个季节上市,而且产量这么高,闻所未闻,说起来别人都不会相信。”

  咸文荣介绍说,马铃薯虽然是青海的主要种植作物和优势种植作物,但都是露地种植,过去四月播种,十月收获。后来大面积推广双模种植技术,虽然将播种和收获期大大提前,也要到六月上旬才能上市。

  采用温室种植,将马铃薯的收获期再提前,反季节获取最大种植效益。这是今年76岁的王树林数年前的大胆想法。2017年,王树林采用马铃薯套种生姜温室种植在西宁市进行试验,当年获得成功,套种产出效益折合亩产超过两万元。其后,又在西宁周边和海东地区多点试验,逐步完善种植技术要领。

  仅仅实现马铃薯温室种植早产高产,还不足以发挥温室的整体效益。为了实现温室种植效益最大化,去年王树林、咸文荣立足青海高原实际,在前期温室套种取得研究、试验显著成果的基础上,又提出“温室生姜、马铃薯、花生、嫁接辣椒套种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的思路,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今年分别在湟中县拦隆口镇、李家山镇,大通县塔尔镇,互助县五峰镇,尖扎县坎布拉镇,西宁城中区、乐都区高庙镇、农科院温室开展试验示范工作,进行马铃薯温室品种筛选、肥料和温室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示范面积80亩。

  据介绍,5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主持的《高原温室生姜、马铃薯、花生、嫁接辣椒套种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马铃薯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和湟中县多巴镇玉拉村试验基地进行了现场测产。试验基地品种筛选试验的5个品种中,闽薯1号表现最优异,省农科学院试验基地平均亩产3169.8公斤,湟中县多巴镇玉拉村试验基地平均亩产2972.9公斤,两个试验基地平均亩产3071.4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