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保护与修复并重 祁连美丽山川成“生态银行”

04.06.2016  18:15

  祁连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与修复并重,在向绿色要发展红利中探索出了一条在资源富集、生态脆弱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站立于祁连县卓尔山巅,俯瞰八宝山川,祁连山高大绵延的山体在地理上构成了阻挡风沙的天然屏障。由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存在,祁连山成为凝聚水气、涵养水源的贮水中心,滋润着河西绿洲的生存和繁衍。

  近年来,祁连县实施国家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等生态项目保护工程的同时,先后投资2.24亿元,大力发展各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了“万亩造林”工程、“林水会战”工程,城乡绿化、禁牧还草、公益造林、八宝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环八宝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新农村绿化等生态保护工程。为使草畜均衡发展,祁连县全面巩固禁牧草场511.36万亩,核减牲畜34.65万羊单位,实现草畜平衡区1041.69万亩,使全县天然草原平均鲜草产量比“十二五”初期提高81.87公斤,植被密度提高。同时,祁连县规划投资34725.50万元,面积达63935.62公顷的青海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被列为国家重要湿地建设项目。在开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中,省政府重点督办的43家探采矿企业已有29家全面完成恢复治理。祁连县通过矿山企业的整顿整合和取缔关闭,有效杜绝了破坏生态环境、非法占用土地草山的现象,维护了县域生态环境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祁连县保护和建设双管齐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环境优美,游人增多,旅游业兴旺,餐饮、酒店等新型服务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祁连颇具活力和潜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马智尧 聂文虎)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