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 海东富硒产业有了路线图

24.11.2015  19:16

   11月22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论证暨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专家组经过对规划定位、目标、产业链设计等内容的论证和质询,认为《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既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总体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通过论证。

  据悉,2015年4月,平安区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编写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期间,中国农业大学规划组多次深入平安进行实地调查,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于10月25日形成定稿。该规划的编制过程是在产业基础、资源条件、要素条件等多重约束下确定发展战略、进行目标最优化的过程,对于优化平安农业生产力布局、构建现代富硒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专家组认为,本规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定位准确,结构完整,内容详尽,重点突出,路径可行,创新性强,符合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既有较高的前瞻性,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建议尽快组织实施。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指出,现代农业不是简单的吃饱、吃好,更重要是吃出健康。在国家提倡农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海东市平安区大力发展富硒农业产业,抓住了未来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带动传统农业发展、推动生态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平安区委书记靳力在致辞中说,平安富硒土壤区为中国第四大富硒区,具有土壤面积较广、富硒浓度适中、土壤硒的赋存条件好三大优势,发展富硒产业最具发展潜力。此次论证旨在进一步拓宽平安富硒产业发展思路、宣传和推介“高原硒都,丝路硒谷”富硒品牌,推进富硒品牌转型升级,为平安富硒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论证会后,海东市平安区的相关企业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课题组、江苏黍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经洪实业公司签订了意向性的合作协议。

  相关新闻》》》

  平安打造富硒产业转型升级高地

  海东位于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东部,拥有84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其中平安区占600平方公里。这里平均硒含量为0.44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其富硒土壤属于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水平,且土壤地层较厚,硒含量适中,无有害伴生物,无污染,宜于开发利用。

  近年来,平区始终致力于富硒农畜产品的开发和富硒品牌的培育,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延伸富硒农畜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了大蒜、鸡蛋、薯条、燕麦片、菜籽油等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富硒资源已成为该区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2015年平安区先后荣获“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称号和“中国十大富硒之乡”的美誉。

  随着《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平安富硒业开始从富硒农业向富硒产业转型,以全产业链的模式打造富硒产业,进一步优化富硒产业布局,加大富硒资源开发,加强富硒产品研发,以富硒虫草鸡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突破口,按照种养结合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富硒鸡蛋和果蔬两大重点产业,加快富硒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成为兰西经济区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现代富硒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地。

专家把脉海东富硒产业

  签约仪式现场

  11月22日,北京天降大雪,异常寒冷。然而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的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论证暨招商推介会上,专家们建言献策的讨论声却使得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许多在硒元素、农业领域方面有着独特见解的专家,围绕《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为平安乃至海东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张天佐:走“母子”品牌发展之路

  国家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天佐认为,《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归纳准确,产业功能区划分合理,为平安区下一步富硒产业发展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时间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中国粮食、肉蛋的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但缺乏高品质的农产品。在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平安区要紧紧按照国家转型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大产业调整力度,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打造品牌农产品的前期,集中优势和精力打造三个以内的农产品,以此来带动其他农产品产业发展壮大。在品牌培育方面,要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可以走“母子”品牌的道路。政府为企业统一打造“母”品牌,以此来扩大品牌效益,获得最优利益,企业负责打造“子”品牌,用针对性的品牌效应带动自身发展。

  胡小松:把生态高地变为资源高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胡小松说,面对全国农业产业发展转型、生态保护建设的严峻形势,海东市平安区提出了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这种高水平产业规划所指出的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步骤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将为平安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很好的发展框架。

  以前,我国的大宗商品发展较快,但是现在已经趋于稳定增长,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深入挖掘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这种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健康的层面,所以发展富硒农业是一条很好的产业发展之路。全国富硒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海东要在全国富硒产业中抢占一席,必须要利用青藏高原的独特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模式,区分品牌层次,把生态高地变为资源高地,让平安富硒产品独树一帜。

  另外,面对新时代的产业发展,要利用“互联网+”渠道来发展农业产业,这样可以省略80%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黄振武:融入丝路壮大富硒产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黄振武从科学层面解释了硒,并介绍了不同形态硒的作用与功效。他认为,平安在发展富硒农业产业过程中,一方面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等发展战略机遇,借势借力,发展富硒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考虑生态保护建设,既要开发利用好富硒土地,又要主要保护生态,二者要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富硒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健康,换句话来讲就是“养心”,而海东市平安区除了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外,独特的宗教文化也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方面。所以在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的同时,可以利用众多的宗教文化和旅游景点来发展“养心”旅游业,从而使富硒产业发展壮大。

  谭见安:打造一条富硒循环经济链

  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谭见安是硒研究方面的顶级专家,谭见安被公认为“中国硒资源研究之父”。他认为,海东市平安区富硒农业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区域品牌初步形成。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和五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平安按照经济生态原理对富硒农业产业链进行了科学规划设计,这对于促进本地现代农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他说,海东市平安区是一块富硒宝地,富硒鸡蛋和富硒蒜酱已经成为一种特色产品,要想进一步发展富硒产业,就要打造一条富硒循环产业链,走可持续循环经济之路。牛羊等牲畜吃了富硒饲料,其身体里就含有硒元素,排泄出的粪便又可以成为富硒饲肥料,这种循环经济带来的效益是非常好的。所以,要把富硒农业产业看作是一种循环经济来发展,同步发展,统筹考虑,做大做强硒主导产业,逐渐转型升级各领域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