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送给世界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丰盈的生态资源

06.06.2016  21:12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报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在古诗词中的青海,总是呈现出荒芜苍凉。然而,经过我省多年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造,如今“红红的太阳,蓝蓝的天,青青的青海湖一望无边。”这句俗语已变为青海生态最直接、生动的写照

   【数据说话】18.39万亿生态资产总值生态大省地位不可动摇

  6月1日,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项目成果新闻发会在西宁举行。历时近4年项目研究核算显示,青海生态资产总价值达18.39万亿元;全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300.77亿元。

  三江源区、祁连山去、青海湖流域,这三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资产达15.19万亿元,占全省总资产的82.7%。同时,三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服务价值也达到了5811.41亿元,占全省总服务价值的79.6%。

  会说话的数据准确无误地告诉世人,青海虽是个经济小省,但是一个生态大省。青海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环境效益日渐突出;“亚洲水塔”名副其实。

   【四年磨一剑】丈量青海 每一滴汗水都获得了回报  

  2012年省委省政府决定科学全面地开展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工作。该工作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由省林业厅牵头,委托国家林业局生态监测评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等单位承担实施,在省直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2015年9月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项目,在北京通过了总体验收。这个消息令所有为该项目奋斗了近四年的科研人员振奋不已。

  整个团队不分寒暑、不计昼夜用脚步丈量着大美青海的山山水水,科研人员把项目中最小的生态单元精确到了1亩、1平方公里,在全省范围内共划分出71.75万个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单元。扎实的工作、先进的方法、翔实的数据、科学的技术路线,全面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兼具的研究内容,不禁令由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位国家层面专家组组成的验收及鉴定专家组委会伸出了大拇哥,为该项目点赞。

  我省作为全国首个以省为单位,全面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研究的省份,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省域范围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的空白。这不仅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立省战略实施提供了科学支撑和理论依据,而且为全国及其他兄弟省份,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生态资产评估,提供了评估经验和借鉴范例。

  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也从该项目中收益,随之而来的便是纷至而来的荣誉和科研成果。项目中,两项主要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于2016年2月取得青海省科技成果。研究团队共完成2个综合报告和10项专题报告;共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1篇,完成专著1部,获得专利2项。

   【一份礼物】以碳汇效益为例青海对气候贡献巨大  

  我省每年为下游地区提供4724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占全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64.7%。其中,淡水资源、水电、水文调节、土壤保持四项服务价值高达2649亿元。

  以2012年我省的碳汇效益为例,就可看出我省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的贡献都是巨大的。2012年时,全省陆地植被捕获碳并将碳安全封存的总量是当年全省碳总排放量的1.76倍,产生的固碳价值为192亿元,同时还为其他地区固定了价值85亿元的碳。

  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形势日益紧迫,我省作为了一个巨大的碳汇盈余地,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为中国绿色碳汇事业加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