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让小产业托起脱贫的大梁——我省产业扶贫综述

27.06.2017  17:01

地处大山深处的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通过“旅游+文化+体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从一个省定的贫困村,完成了全村4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的目标,人均收入从3000元上升到万余元。

这种蜕变,是我省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而产业扶贫也是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场“重头戏”。

2016年以来,产业扶贫,这个简单而又明了的词汇,勾勒出了我省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通过积极构建户有产业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产业园区的“三位一体”扶贫产业发展格局,使贫困群众逐步摆脱政策依赖。

以产业带动实现脱贫致富,贫困群众的未来可期可盼。

户有到户项目

“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我们村26户贫困户中,脱贫了21户,今年我们一定要让剩下的5户也脱贫!”说这话的人叫龙本加,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曲沟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村里的脱贫工作能做好,离不开项目的扶持。

村里的贫困户何金龙在参加了烹饪培训后,拿着扶贫资金和借来的钱在玛沁县开了一家小饭馆,几个月经营下来,生意一直不错。

另一个贫困户刘东洋用扶贫资金买了榨油机和粉碎机在家做起了生意,去年一年的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一万多元。

家里有5口人的祁海红,去年用2万多元扶贫资金养了40几头猪,加上村里有种植蚕豆的优势,祁海红和其他养殖户一样,用蚕豆根茎喂养生猪。如此一来,猪肉味道好,虽然每公斤生猪肉比市场价高出近8元,却常常供不应求。

2016年,我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7亿元,实施到户产业扶持项目,扶持带动16.2万贫困群众增收。按照西宁、海东人均5400元,藏区6州6400元的标准进行扶持,根据群众意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种植业项目220项,养殖业项目273项,二、三产业加工服务项目151项,资产收益项目139项,通过自身发展产业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以资产收益方式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今年,我省投入15.42亿元,实施26.4万人的到户产业项目,实现了对全省有劳动能力的42.63万人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确保及早实施项目,尽早发挥项目效益。

村有集体经济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26多公顷的“七彩花田”、倾力打造的“中国梦”花卉造型、建成花海景观及田园风光为主的徒步旅游线路,去年吸引了八方游客赏花旅游。

利用村内独特的林区资源,“搭配”花海,边麻沟村一下子成了香饽饽。现在,村里形成了以农家种植、养殖、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

项目自动工以来,已吸纳本村10户贫困户中每户至少一人参与到边麻沟花海务工,还带动周边村贫困户务工达20余人从事花卉种植,每人每月收入2100元,贫困农户务工年收入达14000元,土地入股户均年收入1000元,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资产收益项目分红每人432元。

项目建成后,安排全村10户贫困户在花海农庄从事旅游服务工作,贫困人口预计年收入8000多元,让贫困人口不出家门就可以轻松地稳定脱贫。目前,项目的实施已辐射带动朔北乡窎沟片区7个村33名贫困人口从事花卉种植务工,人均年增收3000元;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开办农家院、自助茶园,仅边麻沟村现有10多户农家院开业经营,仅农家院收入户均可增收4万元,每个农家院扶持带动1户贫困户稳定务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早在这一年,我省就依托自然生态景观、民族文化资源、现代生态农业等旅游资源,实施国家旅游扶贫试点项目103个,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整合发改、旅游部门资金125万元,实施了一批知名度高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花海农庄”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省财政一次性安排8.1亿元,在全省1622个贫困村按照50万元的标准全部建立互助发展资金,可对农牧民家庭发展产业有偿借用,也可用于向银行质押,按5-10倍放大,重点发展村级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

同时,省上出台了《青海省互助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互助资金运行操作。其中,黄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省级安排项目的基础上,再配套50万元,使村均互助金达到100万元。

只有让贫困户一家一户的小产业的发展能够抱团取暖,贫困村各个小产业能够相互联系依托,县乡村各个层面产业发展功能能够相互支撑,扶贫产业实现全链条有机结合,方能取得产业扶贫的精准实效。

县有产业园区

“如今我在县扶贫产业示范园的青海雪舟三绒集团刚察分公司里当针织车间的缝袖工,每个月都有2600多元的稳定收入。”原先以放牧为生的才让卓玛说。

2014年,刚察县启动实施了省级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项目,项目建设划分为2个核心区、3个示范区,涉及农牧业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农畜产品加工、藏城民俗风情旅游以及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等4大类,共1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9790.99万元。

扶贫产业园以“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有效衔接,扶贫产业“点、线、面”梯度发展的模式,形成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农牧户的产业链条雏形,使示范园成为扶贫产业新技术吸纳、示范、转化及技术培训与技术辐射的平台和样板区。

垮布加是刚察县沙柳河镇的贫困户之一,因为有手工制作帐篷的手艺,在“雨露计划”培训班上被县上扶贫局的工作人员发现引进到扶贫产业示范园来,并得到3万元的扶贫资金支持,成立了一家帐篷制作公司。垮布加免费获得了两间共200平方米的制作厂房,现在企业共12个工人。其中有4人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他生产的帆布帐篷售出了1400顶,企业有了11万元的纯收入。

目前,产业园进驻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55家,建成生态畜牧核心区、藏城民俗风情示范园和5处羔羊产业基地、8处牦牛奶源基地、1处草原牧鸡基地。

县扶贫产业园建设既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又带动了就业增收。

2016年,按照“建园区、引龙头、扶产业、扩基地、增效益、带农户”思路,我省先后投入资金3.9亿元,在26个县建成扶贫产业园。

今年,我省再安排13个县扶贫产业园建设项目,使39个贫困县扶贫产业园建设全覆盖。这样,全省产业园建设项目中省级财政资金达到了5.9亿元,各地以扶贫资金为牵引,每个园区吸纳企业、金融及社会资金近亿元,通过入股分红、资产收益、带动就业等方式,持续为贫困户带来稳定收益。(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