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惠民资金为百姓幸福买单——关注重大民生事项系列报道之四

22.10.2015  18:48

   海东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提高城乡居民低保补助标准,是市政府给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改善民生重要的一部分。

  原青海乐都柴油机厂职工魏女士自厂子破产之后,就一直打工谋生,十几年来她做过服务员、当过环卫工,目前在乐都区某幼儿园做保洁。没有了稳定工作的魏女士和女儿一直生活拮据,尤其是去年她女儿考上了大学后,家庭经济负担又重许多。她所在的社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给她办理了低保手续。“每个月的低保金再添几百块钱就够孩子在学校的开支了。我现在的工作虽然钱不多,但养活自己也是绰绰有余了。低保政策越来越好,我相信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魏女士说。

  今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为努力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指数创造了良好条件。在2014年的基础上,城乡低保月人均提高20元,城市提高到358元/月,农村提高到195.4元/月(2345元/年);高龄补贴每人每月提高20元;农村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提高50元;临时救助由原来最高的救助3000元提高到现在的20000元;五保供养标准由分散供养4310元、集中供养4920元提高到4885元、5410元。

  “咱们国家人多,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也多,今年高龄补贴每个月涨了20元,虽然家庭生活不会有太大改变,但这也是国家越来越强的表现。有了党的领导,以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会更好。”要说惠民资金给百姓带来的福利,平安区张慧琴老人有着说不完的话。老人今年82岁,没压力、没疾病,是越活越精神了。

  此外,全市惠民资金做到了足额发放,省级补助各类惠民资金基本发放到位。今年前三季度,以“一卡通”形式,发放城乡低保金21024.07万元,五保供养金1771.75万元,孤儿和困境儿童生活保障金686.7万元,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金4136万元,医疗救助金6159.94万元,临时救助金1229.67万元,高龄补贴6799万元,救灾款1040万元;发放救灾面粉570万公斤,慰问金163.4万元。

  互助县高寨镇东村村民冶占林今年5月生病入院接受治疗,因为是低保户,加上优惠的农村医疗政策以及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政策,原本两万多元的医疗费用他自己仅花费了400多元。用冶占林的话来说,不管身体上有什么病,有了好的政策,就没有了“心病”,有了好的心态,身体才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