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原子城“两弹”研制基地精神研讨会召开

03.08.2015  20:27

  “两弹”研制基地精神研讨会现场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朵海平 孟宁 莫维霞 摄影报道) 8月2日,以“传承伟大精神,共铸民族梦想”为主题的2015中国原子城“两弹”研制基地精神研讨会在海北州西海镇召开。来自“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16工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井冈山革命老区和海北当地有关部门的400余名干部职工和学生参加了会议。

  会上,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资深顾问李殿仁中将、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蔡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姜卫平博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团委书记马火强、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顾宝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二二一管理局局长张新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16工厂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马立涛等分别作了主题发言。研讨会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两弹”伟业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战略意义,特别是“两弹”伟业为科技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依据。

  50多年前,在海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老一辈革命家、老一代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告别亲人,隐姓埋名地会集到金银滩草原,战天斗地、攻坚克难、默默奉献,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用青春和生命为人民、为国家、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同时,世代居住在金银滩草原上的各族牧民群众,为了祖国的国防大计和重要科技创新,毅然收起帐篷、带上家人、赶着牛羊、怀揣着“国家好我们才好”的朴素爱国情怀,搬离了承载着他们所有希望与梦想的家园,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书写了一部舍家为国的生命史诗。正是这些革命家、科技工作者、建设者和海北牧民用实际行动共同孕育出了“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尊重人才、创新跨越”的“两弹”研制基地精神。

  会议认为,在新时期仍需继承和创新“两弹”研制基地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两弹”研制基地精神教育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相结合,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发挥重要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发作用,使其成为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