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一季度多了23个优良天

06.04.2015  12:23

  据了解,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我市空气质量监测总有效监测天数为90天,优良率为66.7%。期间,我市优良天数为60天,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3天;三级(轻度污染)为27天,较去年同期减少16天;四级(中度污染)天数为2天,较去年同期减少7天;五级(重度污染)天数为0天,较去年同期减少1天。一季度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今年首要污染物是PM2.5的天数是32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5天;首要污染物为PM10的天数是53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天。
  市环保局相关责任人表示,首要污染物是PM2.5的天数下降是治污中更为难得的成绩,因为PM2.5的形成中人为因素较多,我市通过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大力淘汰黄标车;加大对工业企业环境监管;严把煤炭使用标准,禁止劣质煤进入煤炭市场等举措,让PM2.5实现了下降。但是由于西宁的地理气候因素,加之今年1月至3月期间,我市没有出现有效降水,因此,空气质量中的大颗粒物PM10较去年同比有所上升,我市将针对此情况,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的同时,加大对扬尘污染的治理,一方面要严格管控施工扬尘、道路扬尘,一方面还将加大对裸露地面的扬尘管控,确保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又讯 4月3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题会议,会议总结了我市一季度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进度,安排部署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治污工作。副市长许国成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切实巩固去年大气治理成效,深入推进我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向制度化、常态化转变,我市深化各项“治本”举措,在扬尘污染治理方面,严格管控今春施工扬尘、裸露地及道路扬尘污染;建设部门对高速公路(西宁段)景观开展了专项整治;市房产部门对未办理开复工手续进行施工的拆除工地下达了停工通知;市城管局加大了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利用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对西宁市自然裸露地、施工工地逐一进行排查。在煤烟尘污染治理方面,市环保局开展了冬春季煤烟尘大检查工作,加大对未实施煤改气治理区域的煤烟尘污染监管力度;严把三大电厂和一、二级煤炭市场煤炭品质监管和监测力度。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多家部门联合对去年已改造完成加油站实施验收工作,现已对6家加油站进行了验收;全市油品提升工作全面完成,目前我市各加油站汽油、柴油油品已全部升级到国Ⅳ标准。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我市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开展专项摸排检查工作,同时,对污染严重、超标排放的10家工业企业的12个废气治理项目下达了限期治理。多措并举下,一季度我市收获60个优良天,让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有了良好的起步。
  对当前及下一步的治污工作,会议指出,受特殊地理和气候影响,目前是我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最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季节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发挥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职责,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和举措,狠抓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会议要求,一要狠抓扬尘防治工作。市建委、市房产局及各区县、园区要对辖区和监管的施工工地、裸露地、拆迁工地进行全面排查,确保逐个工地落实5个100%扬尘防控标准,对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要予以停工;市公安局交警部门、市城管部门要强化渣土车辆管控;市城管局要进一步优化道路洒水、清扫、保洁工作。做好交通沿线、旅游景点沿线及高铁沿线的环境整治。二要加大工业企业监管,对今年已确定的17个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环保部门要督促加快治理进程;紧盯重点工业企业,时时监控排污状况,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三要切实落实煤烟尘污染治理。市经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交警支队加大煤炭检查点检查力度,杜绝劣质煤进入我市;四区三县拉网式排查天然气管网覆盖内的燃煤锅炉,将燃煤锅炉及时纳入整改范围。四要有效管控机动车污染。尽快制定出台今年黄标车淘汰方案;发挥黄标车抓拍系统作用,并加大处罚工作力度。五要切实发挥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力量,形成“全覆盖、全动员、全参与”的工作进展。六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环境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在全社会形成大家共同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局面,共同守护西宁的蓝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