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个生命对34个生命的馈赠

16.11.2018  07:52

  青海新闻网讯 这是34个生命对34个生命的馈赠,这是34个生命对34个生命的延续。土族青年祁建瑛、贺生宝,撒拉族青年马龙,藏族青年窦金峰、拉嘛才旦,回族青年马莉,蒙古族青年扎西东智,汉族青年项阳、许显军……这些青年的名字,为何闪闪发光?因为他们不仅让那些绝望的家庭重新点燃生的希望,而且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这是一组带有温度的数字:截至11月上旬,我省各民族优秀的志愿者代表,已为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白血病患者成功捐赠造血干细胞(也称骨髓)34例。 

  记者了解到,2008年至2018年,10年间青海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向香港地区及新加坡、意大利各1例。他们与被救助者远隔千山万水,素昧平生,更不会得到一分钱的报酬,却跨越民族、跨越地域,挽救陌生人的生命,为白血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为了紧急挽救这些生命,他们中有的推迟婚期,有的放弃考研和英语晋级考试……

  2008年2月,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青海省分库中,海西州德令哈市国土资源局的马莉与新加坡一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年7月,在北京,经过两次采集,成功为新加坡患者捐赠造血干细胞。马莉荣膺我省捐赠造血干细胞的诸多第一:青海捐献第一人,青海涉外捐献第一人,青海回族捐献第一人,公务人员捐献第一人。

  此后,2012年,祁连县公安局土族民警祁建瑛成为第9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2014年,还在青海民族大学就读的藏族学生窦金峰成为第15例成功捐献者。2015年,国家电网西宁电力公司撒拉族职工马龙成为我省第18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至2018年10月底,青海民族大学教师周林成为第34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人员加入捐献的行列,起到了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捐献者中海东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徐倩和海西州天峻县新源镇卫生院医生许显军的名字显得格外耀眼。这些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许都有自己的不如意,但面对身负家庭责任而努力与死神抗争的血液病患者,他们义无反顾,暂时放下所有,毅然为生命接力。捐献之前,他们大多还没有成家,捐献完成多年后,他们一直身体健康并且有了健康可爱的孩子。

  省红十字会秘书长马常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青海高原,几十个民族在雪域高原辽阔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共建家园,共同演绎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可以说,民族团结,是青海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团结互助友爱的观念深入每一个青海人的骨血中。正因为如此,在全国人民需要的时候,青海各民族热血青年总能挺身而出,用鲜血谱写一曲曲民族团结的颂歌,是全社会值得敬重的英雄、学习的榜样。

  链接:目前,移植造血干细胞是治疗重症血液病、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手段。造血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始祖细胞。根据采集来源的不同,采集来的造血干细胞分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以及脐血造血干细胞。日常生活中人们较为熟悉的抽骨髓救命,实际上指的是抽取骨髓造血干细胞,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即给捐献者肌肉注射动员剂,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增生并迁移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的肘正中静脉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是非常安全的。成人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青海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