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6)》发布

24.11.2016  22:37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6)》发布 - 社科院
来源: tt.cssn.cn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6)》发布。本网实习记者 饶嘉/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曾江 实习记者 饶嘉)11月9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联合发布《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6)》。该报告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协同创新的成果,也是我国西部地区首家发布的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第二部智库报告。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6)》对中国智库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归类,提出了我国智库的七大运行模式,即政府主导型、院校支撑型、精英领衔型、企业资助型、媒体侧翼型、跨界联盟型和共生融合型。报告对2015年中国智库的运营管理变化做了概括,归纳出我国智库“树特色、共发展、聚智源、优项目、精成果、活岗位”六个发展新动向。

  报告综合运用信息采集技术、问卷调查得到的主客观数据,从决策影响力、专业影响力、舆论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五个角度,对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232家智库进行了综合评价、分项评价和分类评价,提炼出我国智库在空间、发展、结构、行为和传播方面的五个特征。2015年我国综合影响力排名前10位的智库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相比2015年,今年的报告在智库运营模式和可视化分析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着重研究了我国智库的行为。2015年,我国智库机构合作的两大主流模式是“领袖式”和“媒体式”,合作突显专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特征。报告对我国2015年度的热点议题进行了排序,排名前10位的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常态、中国梦、生态文明、从严治党、一带一路、养老问题、长江经济带、货币政策和产能过剩。围绕热点议题,报告分析了我国活跃智库和活跃作者的情况,并从基金资助角度讨论了导向我国智库发展的外部动力。

  最后,在分析中国智库发展瓶颈的基础上,该报告提出了“形成建言渠道畅通的思想市场”、“健全公开多元的决策咨询制度”、“强化对外传播和话语体系建设”、“深化智库与媒体共生共享机制”、“提升信息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创新智库人才培养和考核模式”、“引导体制内智库适度市场化”等七点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