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三江源——中国扶贫攻坚走进青海媒体采访团活动综述

04.10.2016  18:33

从巴塘机场出发,走过嘉塘草原,来到黄河源头曲麻莱、长江源头治多县、澜沧江源头杂多县及唐蕃重镇玉树市,来自国内外的30名媒体人,克服高寒缺氧,风雪兼程,感受着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早冬,他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着高原人民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精神风貌,传播着我省扶贫开发的新模式、新成果及农牧民群众的新生活。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连日来,记者们要么在采访,要么就在去采访的路上,时刻奔波在基层,时刻在了解情况,时刻在和牧民们交流……

在称多县芫根种植基地和芫根加工厂,媒体采访团询问着称多县节约用地种植当地特产作物,进行深加工带动农牧户脱贫的方式,芫根成为带动称多县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法宝”。

在曲麻莱县藏迪科牧业合作社,通过参观牧民的冬窝子和夏窝子,了解了高海拔偏远牧业合作社采用节约放牧方式,帮助其余牧民向第三产业转移,在曲麻莱县城牧民城镇化技能服务中心,媒体采访团知道政府与民间共同帮助高海拔牧民学习就业技能、走向市场,从而增收脱贫的新渠道和新模式。

在治多县感恩敬老院,媒体采访团与孤寡老人深入交流,了解治多县对五保户等无人赡养的老人保障性扶贫,保证扶贫政策惠及孤寡老年人的情况。

在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垃圾换文具现场,媒体采访团采访在教育扶贫的帮助下,新一代牧民提升素质和环保素养,向城镇自然迁移情况。

在玉树市甘达村,媒体采访团采访甘达村贫困户和藏区群众自发修建五彩风幡塔对泉眼的保护,牧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有了水,草原才能有生机,牛羊才能肥又壮。

一路走一路看,媒体采访团所经之地所见之处都是高原农牧民投身合作社,决战贫困的生动画面。采访完称多县芫根加工厂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邓颖说,通过采访,我了解到称多县已经形成了芫根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扶贫模式,这种模式带动当地农牧民群众逐渐走上了脱贫路。由此可见,称多县乃至整个玉树,扶贫攻坚工作开展得非常迅速,但扶贫攻坚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工程,要想全面脱贫,道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但是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玉树州将会和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

“小财政”撑起“大民生”

玉树州地处江河源头,每年的财政收入仅靠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全州每年的财政收入拮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民生这份“答卷”,让当地农牧民过上好日子,媒体采访团记者在治多县感恩敬老院找到了“答案”。

治多县感恩敬老院是玉树州唯一的“三星级”敬老院里,敬老院里,200多名藏族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从老人们进入敬老院的那一刻起,衣、食、住、行、医、乐等全部由政府“埋单”,就连老人去世后的丧事都有敬老院内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敬老院每位老人的宿舍都有近50平方米,还外带一个燃料储备库,宿舍内沙发、茶几、电视、冰箱、火炉等家具一应俱全,为丰富老人业余生活,敬老院内还设有棋牌室、老年人活动中心,根据藏民族习惯,还专门设了佛堂和嘛呢石堆,老人们在天气热的时候可以转嘛呢,天气冷了可以在室内佛堂诵经。

媒体采访团除了感受敬老院基础设施和老人们晚年幸福生活外,还听到了中国好人榜上榜的达吉卓玛的故事。新华社记者冯启迪说,经过走访,确实了解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更令人感动的是群众为了摆脱这种艰苦的条件,愿意付出的努力,以及当地政府为了摆脱贫困做出的成绩,尤其是达吉卓玛,她在感恩敬老院做护工已经6年了,6年来,达吉卓玛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这里的孤寡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悉心照顾,为老人们营造了祥和美满的晚年生活,她不愧是中国好人。

此外,媒体采访团还了解到治多县为全面加大扶贫力度,关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除了感恩敬老院外,还在尼恰河畔修建了幸福敬老院和长寿敬老院,将在10月初实现全部入住。

凤凰卫视记者郑雨丹说,这个敬老院挺全面的,应有尽有,一开始想我想象可能我去的地方会更落后,这次去到这里,觉得大家精神面貌很好,对青海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觉得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比我想象中要高。回去后会做成新闻,至少可能每天平均一条,也都会上到凤凰网。

三江源头天蓝水清草绿

玉树州地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核心区域,生态保护永远是第一位,媒体采访团在采访中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及农牧民群众为保护生态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不论是曲麻莱藏迪科牧业合作社还是治多县同卡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或是杂多县第二名族中学垃圾换文具现场,又或是玉树市甘达村群众自发修建保护水源地的五彩风幡塔,记者们感同身受地了解到农牧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发性和自觉性。

连续几天的采访后,中国日报社记者刘祥瑞说,对于牧民来说,政府对他们的关心是非常大的,看到很多扶贫项目落实的非常扎实,通过具体的措施,让他们能够真正的脱贫致富,感觉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很强,包括学校的学生和整个城镇的市容市貌都非常好,在牧区感觉到集约化的发展,把生态和经济发展结合来做,我觉得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有很深远的影响。

在治多县同卡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牧民们通过合理放牧保持草蓄平衡,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保护草场,保护生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巴基斯坦通讯社记者拉菲亚·海德尔说,牧民们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这里的青山绿水,而且效果也非常显著,在这里,我看到了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这里的景色太漂亮了,犹如置身仙境。

连日来,奔波在基层的媒体采访团,看过了玉树夏季草原的碧绿,目睹了玉树秋季树叶的凋零,欣赏了玉树早冬皑皑白雪,更加感受到了我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媒体采访团的每一位记者,将会把自己看到的玉树、用心感受到的玉树真实地用镜头和笔记录下来,传播到全国的每个角落,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张多钧)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