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思想
[关键词 ]十八大;习近平;思想文化建设;精气神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新征程。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指出,要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取得新胜利,就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人民日报》2013年 6月 1日。)
一、紧紧扭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激活和传递正能量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现阶段的“中心”,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局”,就国内而言,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扭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这就把思想文化建设与中国梦紧紧联系起来,为文化建设找到了更高的支点,赋予了文化建设新的使命,为现阶段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最深沉的力量,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重要支撑。从弘扬中国精神、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最深厚的价值基础。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理想信念,也就是对于中国梦所体现的价值追求的深刻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
信念”(《人民日报》2014年 5月 5日。),“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人民日报》2014年 5月 5日。)。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标明了中国梦应有的价值维度,“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日报》2014年 5月 31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了我们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结合了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适应了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现在为之不懈奋斗的中国梦,实际上也就是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培育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源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 5月 5日。)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要把 13亿中国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地为中国梦的实现而接续奋斗,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具有强大感召力的价值体系,努力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以此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参见《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年版,第 88页。)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习近平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国梦凝聚起坚实的道德基础。
在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中,道德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保持自己的精神独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人民日报》2013年 5月 5日。)“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 88页。)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人民日报》2013年 11月 29日。);“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人民日报》2013年 9月 27日。);“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人民日报》2015年 2月 18日。)
(三)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人民日报》2015年 1月 25日。)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无论是弘扬中国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重要的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针对当前我国文艺工作中的一些不良倾向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工作者要静下心来,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 10月 16日。)这些论述把文艺创作与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文艺工作的历史使命。
回顾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每到紧要关头,精神的力量都是我们战胜困难、推动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华民族的复兴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把中国精神比作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强调必须用它“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人民日报》2013年 6月 1日。),“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年版,第 235页。)。
二、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 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要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增强阵地意识,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引导。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二者的关系作了深刻阐释,强调“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人民日报》2013年 8月 21日。)
(一)增强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思想、文化、舆论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与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也往往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入手。一旦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
增强阵地意识,核心是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当前,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它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攻目标,就是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乱人们的思想。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民日报》2013年 8月 21日。),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引导广大干部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阵地意识,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习近平指出,担任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工作的,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一个道理能深入浅出阐释清楚,走到哪里能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讲的话群众喜欢听,写的文章群众喜欢看,这样才主动,才能得心应手。各级宣传思想部门领导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要增强政治定力、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敢于发声,确保坚守的“城池”万无一失。
(二)要区分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宣传思想领域,不搞无谓争论,但牵涉到大是大非问题,牵涉到政治原则问题,也决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这就要正确区分不同形式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在对待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上,社会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观点。这些人里面,有的是认识模糊,有的是思想方法问题,有的是政治立场问题,情况是不一样的。如何区分?很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指出,对群众正常、合理、善意的批评和监督,不论多么尖锐,我们都欢迎,都不要不高兴,都不要压制,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听取、切实加以改正。同时,要讲清楚一个道理,对待问题必须持正确态度,不能遇到一些问题就全盘否定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就全盘否定自己的历史和奋斗。对一般性争论和模糊认识,不能靠行政、法律手段解决,而是要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真理揭露谎言,让科学战胜谬误。对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总之,要区分情况,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三、合规律、接地气,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在思想文化领域扶正祛邪,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与增强阵地意识、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是这一使命的生动体现。要履行好这一职责,就要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合规律、接地气。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接传统文化的地气。
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合规律、接地气,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习近平多次阐释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习近平把传统文化比作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并多次强调,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其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其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文化标识模糊了,我们自己的价值体系就坚持不住了。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人民日报》2014年 5月 5日。) 其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深厚源泉和重要途径。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中华民族早就懂得“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力量。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其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列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15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当然,也必须看到,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因此,必然存在着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相协调适应的问题。为此,习近平提出了“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课题,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 1月 1日。),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 2月 26日。);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 2月 18日。)
(二)顺应时代潮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接时代发展的地气。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就更加需要我们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对此,习近平有不少具体论述。比如:
针对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预期、市场信心等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舆论引导越来越重要的形势,强调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导权,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注意研究和深入理解市场预期,学会用市场经济所接受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顺应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这一实际情况,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习近平指出:“我国网民有近六亿人,手机网民有四亿六千多万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三亿多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 83页。)
(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接人民需求的地气。
文化建设要有扎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上说来,就是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不解决文化为了人民这个基本问题,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深厚的源泉和动力,就会从根本上失去代表性,就会不接地气,成为空中楼阁。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人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弄清楚不同群众需求的共性是哪些、个性是哪些,以便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要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既加强面的广泛覆盖、线的分类指导,又注意把工作做到每个点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 83页。)
(四)促进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接文化发展规律的地气。
文化发展同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一样,有其独特的规律。如果违反了文化发展规律,不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期待,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要坚持文化的改革与创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使得我国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但是,文化体制改革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下,该如何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呢?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一定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具体改革举措。
这些论述和要求既凸显了新形势下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指明了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工作,又明确了改革必须坚持的正确方法与基本原则。落实这些思想观点、方法举
措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人民日报》2014年 1月 1日。)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尽管我们在提高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整个国际话语体系中,我们的发言权还是比较有限。这就要求我们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一)讲好中国故事。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民族 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 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 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 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 30多年探索史,为我们积累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丰富资源。习近平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人民日报》2014年 1月 1日。)
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二)传播好中国声音。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但是,在“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下,这种双向交流有时并不尽如人意。在西方主要媒体左右着世界舆论的条件下,我们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特别是,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逐步加深,但同时对我们的误解也还不少,“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不绝于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我们自身来讲,既有硬件方面的原因,即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也有软件方面的原因,即对现代传播技巧的掌握和话语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指出,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好中国声音。
传播好中国声音,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习近平强调,“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人民日报》2014年 1月 1日。)中国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愿景”、“共同期盼”,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习近平强调,要把中国梦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各国各地区人民实现自己的梦想联系起来,在促进互利共赢中引导国际社会全面客观认识中国梦。
(三)阐释好中国特色。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人民日报》2013年 8月 21日。)这“四个讲清楚”为我们如何在与外部世界的比较中阐释好中国特色指明了方向。
为了帮助世界观察、研究、认识中国,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从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五个方面,对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作了简要回答。他指出: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参见《人民日报》2014年 4月 2日。)
世界是多向度发展的,世界历史不是单线式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阐释好中国特色,对于帮助世界认识中国,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有着重要意义。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但这一伟业的实现不可能一片坦途,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艰辛的不懈的努力。面对前进道路上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只有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实践,敢于开拓,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如期实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题组 (执笔人:郭如才)/ 来源:《党的文献》2015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