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宣讲为百姓——记海东市乐都区百姓宣讲团

20.12.2015  09:34

  青海新闻网讯 “硬化道路平又光,滑翻苍蝇劈开裆,医疗合作人人参,六十岁到了都领钱……”这接地气的歌词,句句都唱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在场观众频频点头。除了说唱,还有快板、花儿、顺口溜等等节目,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文艺演出,而是乐都区百姓宣讲团以文艺节目的形式在给群众作宣讲。

  “听说是用文艺节目的形式来宣讲精神,我们都很好奇,演出还没开始,两亩地大的村活动大院就已经挤满了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本来是想来看看节目的,没想到既看了节目还了解了那么多的政策,这个宣讲形式好!”一位听了宣讲的村民说道。

  在群众厌烦政治说教,理论宣传“遇冷”的情况下,百姓宣讲团却受到了老百姓的热捧。

  为了使宣传工作落到实处,2012年乐都区委宣传部开始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从田间地头到工矿企业,从湟水两岸到南北二山,在同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中,寻找着“群众喜欢什么样的宣讲”、怎么才能找到把党的声音直达群众心灵的“宣讲者”这些问题的答案。调研中大家了解到群众对一些乡土草根说的事津津乐道、保持着持久的热度和关切。在社区或者农村,群众中都有那么一个“意见领袖”,他们的话群众能听进去,也喜欢听,如果让这些人进行理论宣讲,会不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呢?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普通百姓用青海话、大白话、大实话,讲身边人、说身边事、话身边理,这样才能让理论宣讲深入人心。”随即,乐都区委宣传部决定选拔成立一个“百姓宣讲团”,让一些能说会道的民间人才给群众宣讲。

  一支讲百姓话、群众喜爱、畅达民意的宣讲队伍成立了。8名政治可靠、表达能力强的乡土草根选手成为百姓宣讲团的首批成员。他们当中有公务员、退休干部、下岗职工……

  在学习宣传党的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中,在民族团结先进区创建等等宣讲活动中,总有乐都区百姓宣讲团的身影,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理论与政策,深受乐都区各族群众的欢迎。

  为了让宣讲内容更贴近基层百姓的需要,宣讲团成员走进农村,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进城市,了解新城建设和规划的进展情况;走进社区、企业,与群众、职工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宣讲团成员王菊花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来自群众的切身体会,才会有生活的真实感受,我们的宣讲才会更有生命力。”

  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说话,对群众进行面对面引导帮助、心贴心地解疑释惑,实打实地说理点拨,使宣讲生动鲜活、入情入理。

  作为宣讲团的“铁粉”,徐有祥说:“与其‘干巴巴’地把一些概念性东西灌输给群众,还不如让群众来感染群众、引导群众,听百姓宣讲团宣讲比照本宣科式的宣讲强多了,通过老百姓喜欢的歌舞、快板、戏曲、顺口溜等形式宣讲效果更好,让人获益匪浅,等于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也让我们百姓对党的政策、方针和文件精神更清楚、更明白。”

  在百姓宣讲团的宣讲现场,有三个不断:掌声不断,泪水不断,笑声不断。这是因为,一个个故事,展示了党和群众之间具体而微的情感纽带,在心灵的交汇中体现党和百姓的血肉联系,体现党和群众的浓烈感情。成员们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讲理论,用自身鲜活的事例话道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百姓宣讲团的报告,让我们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用得上。”

  为了不断创新宣讲形式,百姓宣讲团紧跟时代潮流,通过“空中课堂”、网络播放视频等方式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宣讲,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多形式、多渠道的宣讲,使政策入脑入心不再枯燥,道理易于理解不再深奥,所学习掌握的党的理论政策被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动力与行动指南。

  3年多来,乐都百姓宣讲团一路走来,硕果累累,影响不凡。成员由最初的8名壮大到如今的30名,共作各类宣讲报告1256场,直接听众达26多万人次,基本覆盖了乐都全区。活跃在基层的百姓宣讲团,已成为乐都宣传战线上一支重要的队伍。

我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Qhnews.Com
我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7月14日至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