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互合作”给互助带来哪些新变化

26.01.2015  19:56
核心提示:    1月27日,九三学社青海省委、互助县政府将再次举行座谈会,就今年的“九互合作”内容举行磋商。那么,“九互合作”给互助带来哪些新变化?  顶尖专

   1月27日,九三学社青海省委、互助县政府将再次举行座谈会,就今年的“九互合作”内容举行磋商。那么,“九互合作”给互助带来哪些新变化?

  顶尖专家为啥都往互助跑

  据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专职副主委朱春云介绍,“九地合作”是九三学社中央发起的全国性社会服务活动,是在九三学社中央的指导、协调下,以九三学社省级组织为主,依托自身的人才智力优势,在经济社会等领域与地方政府进行广泛合作,帮助地方解决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推动地方发展。这是民主党派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是九三学社中央和省级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积极探索。“九地合作”开展20多年来,社会影响日益增强,已经成为九三学社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品牌。其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支边扶贫,而是不断强化科技服务的力度,为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的科技服务。而“九互合作”基地的建设,就是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开展此项工作的一个内容。

  2013年10月底,九三学社青海省委与互助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书》,充分发挥九三学社的人才智力优势和特点,结合互助县实际,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和咨询论证,制订发展规划、提供科技支持、培训技术人才等方式,支持互助县经济社会发展,为互助县打造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大县献计出力。

  朱春云告诉记者,对口帮扶互助的专家都是顶尖专家,上到全国院士,下至省级拔尖专家,可谓人才济济。

  “高原437”带给互助什么

  2014年是“九互合作”最具成果的一年,协议签订以来,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充分发挥社内农业科技人才智力优势,通过“九互合作”项目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申请专项资金30余万元,与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中科院高生所,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青海油菜产业技术集成示范”和春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建设。

  截至目前,已在塘川镇建立青杂油菜5号、6号制种基地7500亩,威远镇卓扎滩村建立油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800亩,南门峡镇西山根村建立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基地500亩。春小麦新品种“高原437”正在大面积推广阶段,主要分布在互助县的台子乡等6个乡镇,播种面积达4.5万亩左右;春小麦新品种“青麦1号”示范基地500亩主要分布在塘川镇。这些项目的实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

  百名专家走进了土乡

  2014年5月份,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在互助县青稞酒文化广场举办“九互合作”地震科普、医疗义诊暨第八届“全国护肤日”大型公益活动,捐赠价值近万元的药品,义诊人数200余人次;8月,又在互助县松多乡开展“九互合作2014年走进松多文艺演出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松多乡老百姓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地方舞蹈和曲艺节目,并为十八洞沟小学留守儿童捐赠图书360余册。同时,省妇产儿童医院和省第四人民医院的肝病、儿内科、感染科专家还为当地群众进行了医疗义诊,义诊人数达100人次。

  据朱春云透露,今年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将再接再厉,继续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农业科技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交流方式,邀请知名专家为基层从业人员授课,同时选派人员赴外地学习交流。选派社内妇产科专家对互助县基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妇产科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建立专家工作站,争取在建立县乡两级医院“双向转诊”的就医流程上有所突破。

  互助树莓引来农大教授“出手”

  为帮助互助提升树莓产品深加工技术,九三学社青海省委积极联系北京九三和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九互合作”专家工作站。去年8月,邀请九三社员、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高振江教授来青考察,就建立专家工作站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此外,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发挥自身优势,助推地方人才队伍建设,与互助县卫计局、文体局、教育局、农业科技局等部门合作,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人才培训。一年来,相继举办“心电图基础知识和技能”、“中医适宜技术”、“地方舞蹈”、“基层音乐教师”、“农业技术培训”、“地方曲艺培训”、“蔬菜种植技术”等7期培训班,共培训各类人才500余名,赠送中医适宜技术书籍240多本、音乐光盘30套。协调互助县5名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中华医学会、卫生部主办的“以耐药监测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百家医院在行动”培训班学习。各种培训班的举办,使基层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从业者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