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带我们奋斗出了幸福

30.01.2018  09:16

  青海新闻网讯 

  “王国生书记参加海东代表团审议时说‘我们的美好生活都得益于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和习总书记的英明领导’,这话说出了我们全乡1455户人家的心声!大伙儿都说,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奋斗出来的,我们要感谢党、感谢习总书记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1月29日,省人大代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山乡牙合村的69岁村民李发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和政府为他和乡亲们播撒了希望的种子,让他们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2017年我实现了两个梦想,一个是民和县北山乡实现整体搬迁,我们全乡1455户都住上了楼房;另一个就是我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心情非常激动。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在省“两会”海东代表团联组审议时,李发辉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老人质朴的话语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挪穷窝,易地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换穷业,光棍汉的新家迎来了女主人;

  拔穷根,山里人踏入了现代化的城镇生活!

  ……

  一件件大事、一桩桩喜事,采访中,李发辉和记者聊起了自己和村民的幸福新生活!

  挪穷窝 易地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幸福新生活一】这辈子终于住进了新楼房

  “从我们现在居住的‘新家’到原来居住的地方,需要摇摇晃晃走过40多个水泥铺成的盘山弯道,党和政府圆了我这一辈子住进‘楼房’的心愿。”李发辉所说的‘新家’就是县城史纳、老城、川垣等片区搬迁安置点,李发辉和村民们更愿意把这里称为“北山新区”。

  “‘山高路陡土地薄,又缺吃来又缺喝’,这民谚就是我们村的真实写照……”曾在基层任职34年的李发辉告诉记者,牙合村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里的贫困一目了然——牙合村里各社间狭窄的土路只能容下一辆拖拉机通过,村里5个社之间最远的相隔8公里,每户人家门口,都有大大小小好几个水窖。以前,村子里都用雨水集流窖,靠天吃水。后来条件稍好,通了自来水,但每年也只能集中供水一次。这样一来,水窖仍是必不可少的,村民们每家都有3、5个水窖,存着全年全家人的用水。庄稼收成也不好。春耕时候精心种下的小麦、土豆、胡麻等作物,到了秋收,有时候连种子化肥的本钱都收不回。

  2017年,民和县实施涉及6个乡镇23个村整乡整村搬迁安置,北山乡7个村1455户整体搬迁到县城,村民过上了新生活。去年8月份,李发辉老两口和儿子儿媳一起搬进了民和县史纳湟府小区,有了一套78.9平方米两室两厅的楼房。一家人在两个卧室里盘了炕,保留着农村人喜爱的生活习惯,最令他感到幸福的就是78.9平方米的楼房只花了不到5万元就入住了,“现在在山下方便多了,以前一年来不了几次县城,如今家门口开通了公交车,一天买菜买肉能跑两三趟。”李发辉说,去年11月2日开通了从小区到县城的公交车,他还专门坐了一趟,悠闲地逛了一圈县城。

  【幸福新生活二】光棍汉的新家迎来了女主人

  “没搬迁之前,我们牙合山上已经十几年没听到过娶媳妇的鞭炮声了,仅仅那条弯弯曲曲的山路,就让其他乡镇的姑娘们望而却步,更何况还有贫瘠的土地、破烂的房屋,还要常年吃窖水。那时候,谁家的房子破了房梁要倒了,打个顶柱继续住,根本没人有心思花钱收拾房子。”说起以前的生活,当了多年村委会主任的李发辉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的项目落实到了牙合村。2017年7月,村民们陆续从山上搬下来。截至年底,北山乡7个村1455户人家全部搬入了新家。

  “搬入新家后,厕所、燃气灶、天然气地暖一应俱全,‘新区’里不时会响起燃放鞭炮的声响,代表着又一户村民乔迁新舍的喜悦,不仅如此,有三个光棍汉已经娶上媳妇了!”说起搬迁后的变化,李发辉乐得合不拢嘴。

  【幸福新生活三】山里人踏入了现代化的城镇生活

  “我和老伴的生活现在简单却不失甜蜜,儿子、儿媳在县城打工挣钱,两个孙子在搬迁后到县城的北山乡中心学校上学,我们老两口每天早起做饭,早上7点左右送孙子去学校,操持着简单的家务,这一切都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李发辉告诉记者,“北山新区”里统一实施了绿化、亮化、安防工程,配套建设了卫生室、农贸市场、休闲广场,实现了暖入户、气上楼、饮水达标和环卫保洁……这个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管理有序、居住舒适的幸福家园,让他一个山里人一步踏入了现代化的城镇生活。

  “不仅如此,为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民和县委县政府还将安置小区附近的20多个商铺,免费提供给村民,到一定年限后再交适当租金;举办用工招聘现场会,组织省内外企业提供了工作岗位;提供企业、环卫、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益岗位;加快北山乡土地流转,让搬迁后的村民增加收入;加强技能培训……彻底为我们挪了穷窝、换了穷业、拔了穷根。”李发辉高兴地说道。

  【幸福数据】

  李发辉家和牙合村的脱贫搬迁只是我省精准脱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省在精准脱贫工作中迎难而上,精准发力,负重前行,合力攻坚,实现了525个贫困村退出、15.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底的10.3%下降到8.1%。7个贫困县有望顺利实现摘帽。2016、2017年两年累计13个贫困县摘帽,929个贫困村退出,27.7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5.1个百分点。2016年和2017年我省累计完成“十三五”搬迁安置计划的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预计到2018年底,“十三五”5.2万户20万人的搬迁安置任务有望提前两年完成。

  为确保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我省切实把后续产业培育、转移就业作为先决条件,充分利用迁出地和迁入地资源禀赋,积极扶持培育扶贫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保证每个搬迁村至少有一项扶贫产业、每户有一项增收项目,从根本上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

  跟党走 前方一定就是幸福

  李发辉告诉记者,搬入新家后,他还回过一次老家,为的就是第一时间听到党的好声音。

  去年10月,因为新家还没来得及买电视,为了能看到党的十九大开幕式,李发辉17日下午赶班车自己一个人回到了山上的老家,第二天准时收看完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报告后,又坐班车回到了山下。

  作为一名1985年入党的基层老党员,李发辉有一大箱子“宝藏”,里面是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党徽、工作笔记、学习笔记。

  “那个箱子里可全都是我的宝贝,这只是其中的一本。”李发辉边说边打开了随身携带的一本学习笔记,记者看到这本学习笔记共有93页,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上面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文抄录,笔记本上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句话为“抄于2017年元月—五月”,记者初步计算,他的这93页学习笔记不少于2.3万字,而这仅仅是李发辉10余本学习笔记本中的一本。

  来开省“两会”之前,作为民和县党的十九大精神百姓宣讲团成员,和往常一样,李发辉全文抄写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拿着笔记本忙着到处宣讲十九大精神:“以前山上下一场雪,院子里铲雪扫地都要两三天,晚上刮风家里的大门吹得嚓嚓响,根本睡不着觉。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对北山乡实施了整乡易地扶贫搬迁,几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只交纳了一万元,便拿到了县城安置新区的楼房钥匙,让我们从山里人变成城里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所以,只要坚定不移跟着党走、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走,前方就一定是幸福!”

  说发展 西宁的蝶变令我大开眼界

  “1月22日,我从民和县乘车来西宁参加省‘两会’,一到西宁,我惊呆了——这里和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北上广那些大城市相比毫不逊色,除了现代化气息之外,这里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城市更美丽!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哪里都漂亮,看哪里都惊奇。”这些年没来西宁,西宁的变化之大超乎了李发辉的想象。

  “我上次是坐火车来西宁的,这次我还专门又去了一趟西宁火车站,那简直是我见过最好看、最气派的火车站了!”李发辉说:“不仅西宁的建筑越来越高大上了,西宁的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几天,我们讨论时,总会不经意间说起西宁的变化——优美的环境、干净的街道、文明的新风……这无一不标志着西宁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实至名归!”

  在李发辉看来,西宁的变化与发展就是青海发展的缩影。他说,就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五年来,全省上下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视察提出的重大要求,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播撒了希望的种子,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财富“蛋糕”在绿色发展中越做越大,民生短板在决胜全面小康中不断补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发展中逐步变成现实。